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太原圆成心理咨询|自信心训练

(2011-10-29 22:37:14)
标签:

太原

大学生活

骄子

没补过考

英雄本色

太原圆成心理

杂谈


       案例:自卑让我几乎无法正常生活。三年前,我从一个偏僻的县城考入这所大学,成为远近皆知的“状元”。我家住在离县城还有好几里路的农村,家里有一个哥哥一个姐姐,他们早已结婚生子,日子过得都紧巴巴的。这样的经济状况,使我一踏进大学校门,就意识到我和别人是不一样的。入学后,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寻找打工的机会。通过做家教,一周的生活费就有保证了。
        其实,在大学里,最困扰我的还不是经济上的窘困,而是自卑与茫然。初到大学,我不会使用电话,拨通号码后,不知道什么样的声音是表示接通,什么样的声音是占线。有的时候,听到宿舍的女友们在谈论哪个明星、哪个品牌时,我就感觉到自己的多余。大一、大二的时候,我唯一能感到自豪的就是我的成绩,每次考试我都名列前茅。我的成绩虽然好,但我特别羡慕室友们的生活。她们可以在没课的时候去逛街,傍晚和男朋友看电影……而我的生活中却只有枯燥的课本和奔波的打工。我常常感觉到,我在大学里是这样的身不由己。很快大三上学期的期末考试就到了。
         当时校园里流行一种说法:上了一回大学,要是没谈过恋爱、没补过考、没逃过课,就不算完整的大学生活。照这个标准,我充其量也只能算半个大学生。在这样的心态下,大三上学期的期末考试居然挂科了。可挂科补考是要交钱的!我又得去筹这笔钱。现在,我特别后悔,自己却又解释不清楚为什么会犯这样的毛病。夜深人静的时候,我又会有更多的担心:现在我就这样,将来等到谈恋爱的时候会不会受影响?找工作会不会受影响?那我的一生岂不是完了?那个寒假,我像以往的假期一样,等到快过年才回家。不是我不愿意回家,而是每次回去心理压力很大。特别是姐姐,她嫁的男人好吃懒做。见面时我都得听她倾诉那一肚子苦第四章 认识自我与完善自我73水,而姐姐的结束语每次都是千篇一律的:“以后我和孩子可就靠你啦!”哥哥嫂子也总暗示我:“以后你侄子就靠你啦!”大三下学期的时候,很多同学都在奋发考研。我成绩不错,当然也想试试,但一想到家境的窘困,我知道这一次我是不得不真的放弃了。现在,我已经听不进课了。
        本来,上次挂科后我就下决心要好好学习,但一上课我就紧张,越想听清越听不清,越听不清我就越着急,常常一堂课下来,我急得满头大汗,但老师讲的东西却一个字都记不得…… 病因:从父母期望和竞争取胜的角度来说,大学生常被称为精英或骄子。从社会角色与责任的角度来说,大学生又被称为“延缓支付”的一代。人应当从18岁就开始回报父母与社会,上大学只是为了回报得更多更好,这就叫“延缓支付”。延缓支付意味着利息的增加,加倍苦学才是大学生的英雄本色。遗憾的是,精英与骄子们居然会有人如此认真地对待这样的话: “上了一把大学,要是没谈过恋爱、没补过考、没逃过课,就不算完整的大学生活。”如果大学生活真的如此“完整”,那么精英与骄子就不是在延缓支付,根本就是彻底赖账。这种丑恶的理念从何而生呢?明确的回答是———丑恶的根源是精神上的贫困。接受高等教育的人为什么会成为精神上的贫困生呢?首先,家庭教育失当。物质上不分青红皂白地为孩子透支性地付出,甚至沿街乞讨也供孩子上大学;但在精神上却没教会孩子品味幸福,感受恩情,自强不息,涌泉相报。第二,学校教育的不一致性。会上说的、墙上写的都是素质、道德、爱,但在考核学生时却是认分不认人。这就使精英和骄子们错觉频生,仿佛卷上那几分、证上那几个字和工资单上那几个数就能印证他们的豪迈和伟大。殊不知离开了精神的富有,上面这些只能使人愈加苍白而贫穷。最重要的是,大学生们往往误以为自己还是什么青春期,把学习生活、交往处世上的过错一股脑推给家长和学校了之。
       事实上,大学生是成年人,精英与骄子的真正含义是认真选择生命的理念,全然担当命运的责任。美好的根源在于精神上的富有。超越:首先,我们说自卑是一种自认为不如人的感觉。这就意味着它是一种“自认”的“感觉”。这种感觉往往是我们拿自己的短处与别人的长处相比较而产生的。事实上,地球上每一个人,从某个特定的方面来看,都有不如别人的地方。而且,自卑感的产生来自我们对事实的结论和对经验的评价,而不是来自事实或经验。例如,我是个举重不行的人,但这并不等于说我就是个“不行的人”,张三的举重非常出色,但他没有办法替我搞互联网技术,他是网络技术方面不行的人,但这同样不意味着他是“不行的人”。其次,自卑感之所以会影响我们的生活,是由于我们有“自己不如别人”的感觉,不如人的感觉产生是由于我们不用自己的尺度来判断自己,而用某些人的标准来衡量自己,我们这样做,当然会带来低人一等的感觉。
      所以,要超越自卑,就不要拿别人的标准来衡量自己,因为你不是那个人,也永远无法用那个人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只有在自己身上发现特质、不同性,相信自己有其独特性,才可以找到内心的安全感,才可以容易地实现自己。第三,就算是真的在某方面(甚至是自己的长处和自以为得意的方面)不如别人,那也不必自卑,以至怀疑自己的价值。为什么呢?因为造成“自己不如别人”的原因无非有以下这些:(A)先天遗传因素:生下来就智力高人一等,非常聪明,或生下来就具有某一方面的才能(天赋),如莫扎特、维纳(创立控制论,小时候被誉为“神童”)等人。(B)优越的家庭环境、客观上的有利条件等。(C)自身的主观的努力、刻苦、勤奋。(D)机遇,偶然性等。而对于原因(A),我们没什么自卑的,因为这种因素不能由我们的主观意识、主观意志决定(也许将来用“克隆”技术可以)。对于(B)我们多半也无能为力,至于有的人认为可以通过主观努力来改变环境,适应环境,利用环境甚至选择有利于我们的环境,我把它归于(C)主观努力因素。对于(C),我们可以去努力的,对此,我们产生的不应该是自卑的情绪或感觉,而应该是一种激励感才对。至于因素(D),我们也是捉摸不定的,而且有人说:“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那么在某种程度上我们把(D)归于(C)。进行了上述如此这般的归因分析之后,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没必要自卑,别人之所以比我优秀,或者是由于我们无法决定的原因(如遗传、机遇等)或者是我们可以决定、可以改变的原因(如主观努力,正确的方法等),对于前者,我们不必自卑,因为事出有因,且无法为我所控;对于后者,我们不该自卑,因为我们也可以做到。所以,有句话说得好:“我们应该努力去改变自己能够改变的,而要接受我们不能改变的,并努力寻求知识,以了解它们的区别”。
(1)默念“我行,我能行”,默念时要果断,重复几次,特别是在遇到困难时更要默念;
(2)多想自己开心的事;
(3)经常面带微笑,尤其学会在挫折时笑得出来;
(4)经常自然地昂首挺胸;
(5)主动与人交往;
(6)多欣赏振奋人心的音乐;
(7)在自己已经取得成就或显现优势的领域继续努力;
(8)自主地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环境,因为这些环境能为你提供展示优点的机会;
(9)主动尝试自己以前没做过的事,大胆去看、去想、去做;
(10)自觉充实闲暇时间,尽可能去做有益于自己的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