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太原心理咨询师:怯懦心理

(2011-10-06 23:50:16)
标签:

太原

儿童心理学

老子天下第一

心性

后遗症

杂谈

       这种人做事畏畏缩缩,前怕狼后怕虎,走路怕踩死一只蚂蚁。在日常生活中,他随时都有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之感,总是裹紧自己、缩小自己。心理学家说,人除了自己没有更可怕的敌人。那些开口闭口都说“老子天下第一,我什么都不怕,我谁也不怕”的人,大多是心性怯懦者。

        因为原本就不必害怕,强调不怕正暴露其内心怯懦。怯懦,说到底是自己怕自己。英国威廉克姆博士说,人类所有最大的病态心理,影响个体生命最凶恶者,是怯懦的情态。怯懦有许多等级或阶段,从极端惊慌、恐怖或震骇情态开始,到感觉接近不幸的轻微惶惑结束。但是,顺沿这条线的都是同样的东西———在生活中心的一种破坏印象,经过神经系统的作用,会在身体每个基因组织中,产生各种有害的病变。怯懦是成功的头号敌人,超级对手。怯懦阻止人利用机会,破坏人的身体器官的功能,耗损人的精力,使人生病、短命。胆怯是一种心理气质,它能解释为什么会有经济衰退,为什么有那么多的凡人不能成功,在遭受挫折后没有收获,不能过上快乐的生活。

       人性中的怯懦,有很多是年幼时,当某种价值观受到威胁后所产生的后遗症。怯懦心理并非一朝一夕形成,它的源头早在一个人幼年时,当他犯错误或失败时,其心性怯懦的父母会及时向他灌输恐怖言论:有鬼来了,快莫哭!再不乖,就把你赶出家门!你不听话,等人贩子来了就把你卖给人贩子!父母们无心的责备,不经意中为孩子的行为贴上了标签。不幸的是,孩子对自己的行为并没有多大认知能力,于是造成了行为、观念的混淆,虽然长大了不相信有鬼神存在,却在心灵深处种下了胆怯、懦弱等不良个性的种子。入学以后,玩伴为了逗乐,会给怯懦的孩子取些绰号,如胖子、麻杆、黄毛、糊涂虫、四眼狗;上大学或进入社会,他又被人批评为呆板、虚伪、假正经等等。在充满挫折、消极的绰号以及各种批评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往往会成为懦夫,缺乏足够的自尊,在生活的各个方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尤其是今天的社会,因为工作的缘故,父母无法尽心照顾子女,他们的心里产生了强烈的内疚感,于是用金钱来弥补自己的不安,借此换取孩子的爱。每每在交钱给孩子时,父母们还会说,乖,你看,我们对你的前途做出了这么重大的牺牲,你长大了一定要好好干,争取胜过别人,绝对不能失败,不要让我们丢脸。就是这种微妙的暗示和提醒,使孩子产生了“害怕成功”的后遗症,甚至对任何尝试都恐惧。它的特点就是拼命为自己做合理的解释,以及尽量地拖延,他们会这样说:我无法想像自己获得成功;

       我很愿意做这工作,但我没有足够的经验;我会把那件事办好的,只要我有充分的时间。对成功的恐惧感,使他们拖延了成功所必须的准备工作以及创造的行为。做父母的为了让孩子拥有健康、正常的身心,必须给孩子自由支配的时间,让他去与同龄伙伴嬉戏打闹。日本《儿童心理学》一书中说,在孩子成长的时期,打架是为发展社会性所不可缺少的;儿童的自我可以说是靠着打架才发展起来的。这种观点有其合理性。

       怯懦是一种全球化的消极心理,一下子克服它比较困难,它要长久地勇敢地进行自我的心性锻炼,它需要一个人敢于肯定自我,敢于否定自我,敢于超越自我。肯定自我的人,他会鼓起前进的勇气,看到光明的前程;否定自我的人,他会认识自己的不足,看到努力的方向;超越自我的人,他会摆脱世俗的束缚,得到崭新的自我。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肯定自我者弱,否定自我者强,超越自我者强之又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