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晕轮效应所产生的认知偏见

(2011-10-03 00:32:02)
标签:

晕轮效应

首因效应

印象

情人眼里出西施

光环效应

杂谈

     晕轮效应是指我们在对别人做评价的时候,常喜欢从或好或坏的局部印象出发,扩散出全部好全部坏的整体印象。就像日晕(或光环)一样,从一个中心点逐渐向外扩散成为一个越来越大的圆圈,所以有时也称为日晕效应或光环效应。晕轮效应是个人主观推断泛化、扩张的结果。由于晕轮效应,一个人的优点(或缺点)一旦被夸大,其缺点(或优点)就会隐退到光环背后视而不见了。“情人眼里出西施”即为典型的晕轮效应。晕轮效应和首因效应一样普遍,同时也和首因效应一样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往往会使人一叶障目,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首因效应是从时问上来说的,由于前面的印象深刻,后面的印象往往成为前面印象的补充。而晕轮效应是从内容上来说的,由于对对象的部分特征印象深刻,这部分印象泛化为全部印象。如因为是名人,因此无论他讲什么、写什么,甚至粗制滥造也被视为佳作。因为学习成绩好,大家极易受“晕轮效应”影响,认为他其他方面也好。 晕轮效应的产生往往是不自觉的,是人情绪化的产物,而一旦形成,又有固执性,影响人们对人和事的反应,是一种明显的从已知推及未知,由片面看全面的认知现象,常使人犯“以偏概全”、“爱屋及乌”的错误,导致不正确的评价。纠正的方法在于不要凭一时的主观印象办事,而要全面地、一分为二地去认识、看待认知对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