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悔———心理健康的大敌
(2011-09-27 00:03:05)
标签:
后悔
认知结构
一念之差
情绪
方案
杂谈
|
|
有的人经常后悔,他们的失误往往不是新的失误,而是屡次重复旧的失误。他们的后悔仅仅停留在肤浅的情绪水平,没能深深地触及认知结构,没能很好地剖析失误的原因和吸取发人深省的教训。产生后悔的原因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在做出决定之前对可能出现的消极后果有一定的预知,但由于疏忽大意或盲目乐观,对这种危险的苗头,没能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这种情况决定人是非常后悔的。因为他们已经接近正确的选择,只因一念之差发生了重大遗漏。一种是经常发生在盲目乐观者身上,决定者在制定行动方案时,有意回避不利的信息,对未来的困难、危险及不利条件根本未加考虑,因此,决定者只有惊恐和本能的防御反映,只能临时地利用手头的力量补救一下,但终因补救措施的非系统化、非严密化而收效不大。如何将后悔转化为深刻的教训呢?
我们不妨从三个方面入手:①反思后悔的根源,找出决定失误的原因。②在陷入极度后悔的状态时,应淡化后悔的情绪色彩,积极采取挽救行动,但不应彻底遗忘后悔的情绪,适当在心中保留后悔的经验才能对未来的选择很审慎。③在面临与过去的选择时,一定要仔细地回忆过去失败的情形,积极地利用过去的经验从而避免犯相同的错误。其实只要留心,便不难预见损失。当选择者搜寻各种可能性,并且仅仅发现了一个可接受的方案时,他就倾向于忽视这一可能性的危险,无暇思索未来的威胁。如果他得不到反对这个方案的任何信息,他就会迅速地采纳这个方案。如果这个惟一的方案也很危险,且代价有很大,选择者就会认为自己山穷水尽,没有选择的余地了,这种没有选择余地的感受严重妨碍了选择者的思路,使之被动、草率地应付选择。高质量的选择是一种情绪中性的耐心选择,他不被有利条件冲昏头脑,也不被不利环境所吓倒,他始终怀有希望,又始终不掉以轻心,他要求人们保持一定的紧张度,投入一定的精力,这是责任感的体现,也是避免后悔的最好途径。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