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国古代的心理卫生思想的发展

(2011-09-14 21:16:50)
标签:

心理卫生

《黄帝内经》

《列子》

保生要录

思想

杂谈

      我国古代的心理卫生思想的发展大致可以划分为以下四个阶段:第一,萌芽初创阶段,先秦时期。这个阶段学术思想非常活跃,儒、道、墨、法等家都涉及到心理卫生思想,其中比较有名的著作是《黄帝内经》,该书强调了心理卫生的重要性,指出“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养生要“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
      第二,发展充实阶段,先秦至隋唐时期。这个阶段哲学家的心理卫生的思想主要体现在《养生论》、《抱朴子》、《列子》等著作中;医学家的心理卫生思想体现在《伤寒论》、《千金药方》等著作中。第三,日臻完善阶段,宋元时期。这个时期体现心理卫生思想的著作有《保生要录》、《脾胃论》、《三因方》等。第四,普及民众阶段,属于明清时期。这个时期的心理卫生思想主要体现在《养生四要》、《医先》、《摄生三要》等著作中。古代心理卫生思想的理论基础可以归结为“形与神具,形神兼养”八个字,即人的形体与精神是结合在一起的,也就是说,一方面要保养身体,以促进心理健康;另一方面也要保养精神,以促进身体健康。这种思想对当今的心理卫第二节 心理卫生生运动仍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