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槛心理:青春期亲子教育
(2011-06-14 15:36:05)
标签:
育儿中国亲子教育双重人格心理危机杂谈 |
药家鑫在人前温顺如羊,内在狂野癫狂;表面顺从乖巧,内心愤怒如海。乖孩子,平时不会制造野蛮硬暴力,可潜藏的软暴力一旦发作,摧毁性和杀伤力却更大。心理学认为,心理性软暴力通常是被压抑情绪的极端释放,比如药家鑫“常常会在背后骂父亲”,父亲小时候对他太过严厉,打他,还曾把他关在地下室。更让药家鑫无法接受的是父亲的讽刺:“你那么丑,没有人会喜欢你”。可以看出,父母无意间为他“制造”了很多负面情绪。在重压下,药家鑫也就有了“一张面孔,双重人格”的表现。其实,药家鑫的“家教”也是中国家长通常所为:对孩子提出过高要求,软硬兼施、威逼利诱;然而,对孩子的委屈、愤怒等负面情绪,很少正面回应。久而久之,这些孩子们就会人格扭曲,容易成为“心理伪君子”。
特别是对于青春期的孩子,心理上非常的敏感,极大地需要自我认同感,这一时期是心理危机的高发时期。
青春期是人生成长中最重要的时期,也是父母亲子教育最惶惑的时期。青春期孩子的心理是怎样的?青春期孩子的人际关系出现怎样的变化?青春期孩子的内心深处寻求着什么?父母与孩子的心理“较量”中,门槛心理起着怎样的作用?门槛心理怎样影响着孩子的心理走向?如何陪伴孩子渡过青春期,实施有效的亲子教育,不仅关系到孩子能否顺利成长,也关系到家庭的和睦以及父母自身的幸福。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