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儿童心理咨询|心理惰性症
(2011-05-12 01:03:59)
标签:
太原儿童心理心理惰性家长孩子教育太原圆成心理杂谈 |
个案分析:很显然,这是一起教育不当引发的儿童“心理惰性症”案例,这是独生子女在父母的“高压教育”下常酿成的一种较有代表性的情绪障碍。所谓心理惰性,说白了,就是一种不想改变不良嗜好和不良习惯的行为。由于不良嗜好和不良习惯对健康的分割是潜移默化的渐进过程,加上健康因素的绝对中往往存在着一些非绝对性现象,就为人提供了侥幸的心理基础。加上侥幸心理与人类趋乐怕苦心理的糅合,就构成了不想弃旧图新的倾向,这就是心理惰性的机制。
其次,尝试用不同语气和孩子谈话、许多家长总是以一副不近人情的冷面孔来批评孩子,让孩子望而生畏,有个成语叫“推心置腹”,从心理学角度来讲,有时候朋友似的交谈远比指责更易于让人愿意接受。或通过一些浅显、简单有“阴谋”的游戏让孩子亲身体会一下过错招致的恶果,突出问题的严重性,因势利导,从而让他引起警惕,今后不再犯类似的错误。
最后,要从实际出发,对孩子的期望要现实些“,赶鸭子上架”只能自寻烦恼,何不让他在水里自由自在,引吭高歌?
“心病还靠心来医”,只有用心去摸索孩子的内心世界,消除亲情隔阂,才能在轻松的环境中发挥说教的效果。不当的教育方式和方法,不仅徒费精力,只会让孩子遭殃,出现各种心理障碍,让父母们自食苦果,还费力伤神。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