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圆成心理 原创
真的失恋了啊,还能看到他,可是再也碰不到他的手,还能看到他的笑脸,只是眼神中已经没有了我,哭都哭不出来,为什么他那么若无其事,我那么难过,他真的就不在乎我吗?在一起那么久了,有那么多美好的回忆,好想给他短信啊,明知道他不会回,又不是没做过这件蠢事,可是还是想给他发,我已经骂过自己几百回了,可是真的。。。做不到。。
失恋快两个月了,现在还没完全走出来,听那些伤感的情歌就会想到他,不对,是一闲下来就会想起他,刚还大哭了一场,哭的我缺氧,明知已经回不去,明知道有些事坚持对自己没好处,但还是放不下,刚分手那段时间我痛苦得睡不着,知道这种情绪不对
可是一时半会任何方法都不奏效 都制止不了思念 回忆在脑海中出现 无论是睡觉 是做梦 是吃饭 甚至是正在和一堆人游戏 正在和朋友玩实况
正在和朋友唱ktv 稍微正常的情绪总是能在突然这一下中低落
我想过很多安慰自己的方法 我在想她的不好 想她甚至各方面都配不上我 想我没有她会找的更好的 而她失去我会后悔 同时又在为她惋惜
没有谁能比我对她更好 ......
相爱的人分手,确实是一件伤心的事。对方已斩断情丝,负你而去,而你却还沉缅在往日的恋情之中,不能自拔。有人说,人生有三悲:青年失恋,中年丧偶,老年丧子。更何况你失去的是倾心相恋很久的爱人,仿佛对你来讲,人生之痛,莫过如此。
失恋带给我们的痛苦不仅仅是爱人的离去,更有自信的怀疑和信念的动摇。尤其是表现为“被拒绝”的失恋时。年轻人一向被认为是很自信,甚至是自负的。但同时也表现为对他人评价的敏感,而且往往希望能得到别人的承认。这些对自我承认、自信心的影响因素中,亲密关系的认可就表现的尤其为重要,如家人、爱人的认可和赞许。因此,谈恋爱不仅成为青年走向成人生活的重要体验,也是自我承认的重要基础之一。如果说,恋爱是对自我的一种肯定,那么,失恋无疑是对自我的一种否定,造成对自信心的怀疑,伴随强烈的挫折体验,如虚无感,绝望感。还有就是信念的动摇,怀疑这个世界,如你所说“善变无情的世界”。
爱情是人类情绪体验中最强烈的一种,许多的心理学家想解释爱情,并发展出很多种爱情理论。可是你的爱还没有被认同和接纳就折戟而返,于是你感觉到了强烈的恨。从心理学上讲,爱情是朝向对方的心理能量的最大调动,这种被调动起来的能量突然失去了释放的对象,就会体验到强烈的空虚、绝望、痛苦、愤怒、悲伤,心理学家称之为“爱之恨”,无论你怎么称呼,这都是一种奇怪的反应。但这些通常不能改变对方的心意。为什么爱会变成恨?
很多人都以为恨是爱的反面,但事实上不是,爱的反面是冷淡。爱和恨在同一个维度的不同点上,可以同时存在。科学已经证明:爱和愤怒在大脑中是联系在一起的。实验还证明赢得所爱之人的回报和愤怒是如何紧密缠绕在一起。这种期待没有得到满足的普遍反应被认为是“受挫-敌对假设”。
因此感情中的爱与恨都和大脑有密切联系。当爱的动力受到阻碍,大脑就会将激情变成愤怒。
另外,恨的感觉还和占有欲有关。爱一旦想占有,又与被拒相遇,就会生出恨。爱是人的感情的最高度,当人处在自己编织的爱里,便看到了无限幸福的预感,在这种幻想中我们已经占有了我们心中所爱的人。然而,当它在现实中落空,顿感人生失去了所有的意义。所以,和上面提到的有相同的道理,都是一种预期幸福的未能实现所带来的情绪体验的总和,就变成了恨。
如果我们说任何情绪都是有意义的,那么恨的意义是什么呢?而且我们已经知道这种情绪夹杂着太多的愤怒,会使我们的免疫系统经受考验。其实是人们需要通过各种情绪的宣泄,才能使自己走出困境。所以恨是使我们调节内心平衡的一个工具。
亲爱的朋友,你还处于爱情的早期时,你所说的“爱”会含有很多的自恋成份,你的感情指向的对象更多的是自己内心的投射,是一种个人的内心体验。你爱了,在爱的对象中看到了自己,你快乐你悲伤,都是你自己的,与对方无关。而真正的爱情,还在你从现在的爱恨中走出并长大的过程中才能遇到。弗洛姆在《爱的艺术》中提到:“真正的爱是创造性的体现,包含了关怀、尊重、责任心和了解诸因素。爱不是一种被人推动的情感,而是积极地渴望被爱者的发展和幸福。”
“爱从本质上说应该是一种意志的行为,是对将自己的一生完全托付给对方的决定。爱一个人不仅是一种强烈的感情,而且也是一项决定,一桩判断,一个承诺。”
爱情是什么,其实是人脑中的一种化学反应,当这种反应发生的时候人们会说:我恋爱了,想见她(他),看见他(她)就心跳,很激动,希望能和他(她)在一起。这种化学反应经过研究观察最多不超过2年,2年后基本所有的爱情都会往亲情转化,前提是他们之间没问题,双方情投意合,这也是很多人说在一起时间长了平淡的原因,当我们被所爱的人拒绝,首先体验到的反而是更加强烈的爱意,以及紧随其后的痛与悔。思念总在分手后开始,因为失恋带来的压力与焦虑会使脑内多巴胺的浓度和活跃性上升,这一变化会让失恋者感受到从未有过的强烈激情;同时,因为失恋使我们无法得到预期的爱的回报,与恋爱相关的大脑奖赏回路中的“回报期望”神经元会持续活动。于是,这些化学反应与电活动让失恋者痛苦地高喊:我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爱你!这种感觉随着时间的推移也会慢慢减弱;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这(自尊心)是一种非常脆弱的东西。对待它要极为小心,要小心得象对待一朵玫瑰花上颤动欲坠的露珠,因为在要摘掉这朵花时,不可抖掉那闪耀着小太阳的透明露珠。”我们都有过这样的经验,晨曦初上,那路边的,草丛中的花瓣上晶莹剔透的小露珠是多美啊,谁会忍心抖动它?呵护自尊心也是一样。人是有尊严的动物,每个人都必须有尊严地活着。爱情也是一种自尊心的获得,被人关心、被人接受
会让我们拥有一种强烈的自尊心和满足感,从而更加自信,一担失去就会会难以接受,不断地想重新确认对方是否还爱自己,有时候并非想回到过去,而只是想挽回自尊。拒绝对方时注意说话方式也可以减轻对方的自尊心受损。
恋爱是一个求偶过程,成功或失败都是正常的结局,它是恋爱时应有的心态和必要的心理准备。恋受既是考察过程也是一个协调的过程,并非一时一事,而是对方全部的思想和全部的行为习惯,有时还包括他的家庭和社会关系。当出现分歧或期望与现实有差距时,如果一方拒绝调整或不能调整,恋爱关系就会中断,另外,除了当事人情投意合外,客观现实、社会环境等因素也会影响感情发展和恋爱的走向。在此,首先提出中断关系的人并非就是完善或高尚的,而被拒绝的一方也未必就低下或有缺陷,分手只能说明彼此不适合或“没有缘份”,无所谓荣辱。很多“被拒绝”的失恋者往往意识不到这一点,对恋爱的结局缺乏思想准备,以至产生“我被抛弃”的念头,对自己的人格、前途都看得十分黯淡,甚至丧失了生活的信心。
有恋爱,就会有失恋,这是很正常的现象。有人统计过,初恋的成功率仅为3%,如果因失恋而轻生实在是不可取的。人这一生,值得为其去死的东西并不多,为信念、为自由、为爱……。但是为一个负心而去的恋人绝不包含在内。一个理智的人,,应正视这个残酷的现实,爱情是双向的,无论我们爱得多深,爱人也不会回来。很多女孩子往往有“爱情至上”的观点。把幸福唯系在他人身上,认为恋人离去。一生便会黯然无光。须知,失恋并不等于失去爱情。失去一颗树,也许会获得一片森林。爱情固然重要,但它毕竟不是生活的全部,父母赋予我们生命,并不仅仅是让我们去爱一个人,而是让我们成为一个人。生活中还有比爱情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对理想、事业和工作的追求。鲁讯先生劝曾言:“不能只为了爱,盲目的爱,而将别的人生要义全盘疏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