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婚姻效用的各个要素的数值,则可用加权平均法或者算术平均法,计算婚姻效用的数值。可见,婚姻组合的过程,就是(婚姻效用对于二元主体的婚姻资源)取长补短,但长不加长的过程。从数值上,婚姻效用是对二元主体各自婚姻资源的放大,使二元主体分别获得了比其自身婚姻资源更大的效用。可能这就是婚姻的意义。
于是,可以引出婚姻贡献和婚姻贡献率两个指标:婚姻贡献=婚姻效用-主体自身的婚姻资源婚姻贡献率=婚姻贡献主体自身的婚姻资源进一步,我们猜想(因为这是一个复杂的模糊数学问题,证明起来比较困难),对于婚姻资源越大的人,其婚姻贡献率越低(相比之下,相对于婚姻资源越小的人,婚姻贡献率越高),称之为婚姻相对无用定理。人们之所以追求婚外恋,那是因为它在婚姻之外,提供了一个额外的效用增加值。从这种意义上说,婚外恋是与多偶制婚姻相似的,后者也是在一夫一妻的基础上提供了边际效用。必须指出,这里的婚姻效用,实际上只是一种静态效用,它仅仅反映了二元主体的婚姻资源的组合情况;而无法提供二元主体互动过程中,对这种关系的满足问题,即动态效用。动态效用,可能接近于主观效用
婚姻效用是从经济学借来的一个术语。幸运的是,我们发现了婚姻效用的计算公式,并由此引出了一系列有趣的发现。这或许说明,婚姻是一种远比经济简单的现象。如果说,学者们在婚姻资源方面已经有所研究和发现,但是,他们没有深入研究婚姻资源的测量问题,也因此没有深入到婚姻效用的层次,以至于给本文作者和读者留下了一些思考和发挥的空间。
本文来源:太原圆成心理咨询网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