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常见的心理障碍大致有两类:①有轻微心理失调。如有的学生情绪波动,时而热情豪放,时而郁郁寡欢;有的学生脾气暴躁、冒险逆反;有的学生孤独寂寞、意志消沉;有的学生依赖从众、情感脆弱;有的学生自卑烦恼、多思多虑;有的学生嫉贤妒能、难以自控;有的因过分紧张、焦虑而引起学习困难,有的因身体变化、异性交往、情感误区引起青春烦恼等。
②有轻度心理疾病。如神经衰弱、社交恐惧症、紧张焦虑症、强迫症、抑郁症、神经性厌食症或因人际危机、情感危机、学习危机引起轻生念头等等。当然,还有一类是严重的精神疾病,如精神分裂症、情感性精神病乃至变态人格、性变态等等。这些人已无法从事正常的学习和活动。
太原心理咨询师认为:我们的心理辅导重点应该放在第一类心理障碍上,因为它是大量存在的,但往往为人们所忽视,它不仅构成对心理健康的严重威胁,而且潜伏着进一步恶化的危险。为此,更要给予认真的咨询与矫治。这些个案表明,有相当一部分中学生存在着明显的心理与行为问题。据有关调查结果显示:“上海市至少有10%~20%的青少年存在程度不等的心理缺陷,表明在性格、情绪和行为的偏异,导致社会适应不良。”在现实生活中,中学生往往会在需要与现实之间产生矛盾,引起心理冲突;在需要与目标之间产生矛盾,引起心理压力;在压力与能力之间产生矛盾,引起心理对抗。这些矛盾激化的结果,容易导致青少年的心理障碍。为此,对青少年的心理行为偏异要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矫治,使其适应学习和将来的社会生活。当然,防重于治,重视心理健康教育、普及精神卫生知识、加强心理咨询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基本形式,其最终目的是保护和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
本文摘自 太原圆成心理咨询网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