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太原心理咨询师谈苟且偷安心理

(2010-09-15 00:48:53)
标签:

太原圆成心理

心理咨询师

心率加快

太原心理咨询

杂谈

     这种人只图眼前的安逸,不考虑将来,得过且过。他不知道安危利害,躺在一个即将崩溃的烂摊子上,底下是刀山火海,而他自己却还浑然不知醉里偷生。五代后主,南宋皇帝,莫不如此。他们要么醉生梦死,终日纵情声色;要么被金兵所逼,北遁南逃,最后苟安江南,偏踞一方。苟且偷安是人性的一面,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惰性,但那些有大成就者,他们把身上的惰性降到了最低点。而那些一旦拥有了一些钱财、一定权势而又盯着脚趾头过日子的人,他们将这种惰性变成了一种享受的理由,他们得过且过,头脑中没远大的目标和志向,更不懂得人生永远需要奋斗不止的道理,所以这些人很容易出现祸患,把原有的获得都输得精光。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这是唐朝著名诗人杜枚有感于陈朝灭亡而写的一首七绝,诗中所说的《后庭花》也叫《玉树后庭花》,是陈后主所写。陈后主是南北朝时期陈朝的最后一个皇帝,他名叔宝,字元季,小字黄奴。在他当政的7年中,只有很短一段时间政治比较清明,也许是他认为陈朝已经固若金汤,无须居安思危;也许是他受了身边弄臣的蛊惑,不再宵旰忧勤,乐得纵情酒色,放浪形骸。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