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太原心理咨询师谈失意情绪

(2010-09-15 00:45:01)
标签:

太原

神经官能症

死亡的恐惧

心理咨询师

牢骚满腹

太原圆成心理

杂谈

        太原圆成心理咨询网 

    失意是一种普遍的情绪反应,但是,在今天的青年中间,失意情绪显得十分突出,使这一代人表现得格外软弱。有一段时间普遍流传着这样一个观点:不要挫伤你的孩子,要满足他们,满足便是爱,失望会使孩子们患上神经官能症等等。今天的年轻人,在物质上和感情上获得的满足是他们的前人所无法比拟的。所有的这一切,造就了自认为是天之骄子、应该享有一切的一代青年。稍不满足,有些人便会牢骚满腹,以为怀才不遇,落魄失意,产生许多不必要的烦恼与忧虑。生活中大致存在三种“失意类型”的人。首先是自负型失意者。这种人期望很高,优越感很强,总想出人头地,达不到目的就会怨天尤人。其次是自卑型失意者,这种人初踏上人生的旅途就遭遇到严重的挫折,结果导致了他们用“凡事往坏处想”的方式来对抗更大的挫折。殊不知用这种方式来治疗生活创伤,只会永远陷入无法解脱的烦恼之中,因为他总是生活在幻灭和冷眼旁观的人生状态里。
     最后是默从型失意者,这种人过分注重舆论,总想处处博人喜欢,而事情往往适得其反,他是如此注重别人对他的期望,真实的或是虚幻的,以至于造成不知道想要什么或需要什么,他总是处处碰壁,因为他始终不能满足每个人的要求。失意者不会明白,失意与不满,怨恨与烦恼的罪魁祸首就是存在过高的期望。在我们的文化中有一种普遍的看法,即认为如果我们决意去做某件事,我们就可以成功。其实这种观点是不切实际和非常有害的。生活到了每一个时期,都有它特有的要求和特有的失意感,人的忧虑也会随时变换着它的程度。小学生可能为丢失一块橡皮,或者错过一场电影而感到不安,因为他们对现实的看法是天真幼稚的。等他们长大成人渐渐老于世故以后,不会再为这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动不动就懊恼。但是我们又将再一次发现,时间和环境让我们失去了美好的希望。到了人生的暮年,老年人或许会倍感忧伤,他们发觉正逐渐被社会冷落遗弃,另外大限将至,对死亡的恐惧也使他们陷入绝望之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