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家庭教育的失误——娇纵

(2010-08-28 18:19:47)
标签:

育儿

家庭教育

家长

贝贝

太原圆成心理

心理咨询

杂谈

    本文摘自 太原圆成心理咨询

    在生活中,一些家长对孩子百般呵护、纵容娇惯已经到了令人震惊的程度。他们以为只要我对孩子百依百顺,孩子将来就会孝顺我。但事实说明恰恰相反。孩子气家长,常见的情况是不听话,让干什么不干什么,不让干什么却偏干什么,说话不礼貌,无理顶撞,有错不改,胡搅蛮缠,软磨硬泡,非让家长听他的不可。这些属于孩子一般的缺点。如果发展到严重的程度,孩子经常谩骂家长,专门说让家长听了寒心的话,甚至以离家出走或自杀相威胁,以让父母生气为乐趣,这就不是一般的缺点了,而变成了孩子对家长的家庭软暴力。有一对夫妇结婚四年喜得一子,取名贝贝。视为掌上明珠。贝贝上幼儿园时动不动就踢人、打人、咬人,家里谁也管不了。她居然让奶奶学乌龟并骑在奶奶身上满地爬,她还很高兴。贝贝上幼儿园经常讲条件,要吃一顿“肯德基”或“麦当劳”。
    于是,只要贝贝一拒绝上幼儿园,家长就必须让他去“肯德基”或“麦当劳”吃上一顿。就这样从幼儿园到小学至现在的中学,只要贝贝开口,家长就满足他。前些时候见到憔悴许多的这对夫妻,对我说: “我们以为只要对孩子百依百顺。孩子将来就会孝顺我们,其实生活中往往适得其反,我们家贝贝就是从小百般呵护,吃、穿、用都满足他,回到家活像个小霸王,冲我们乱发脾气。有一次我问他:将来我们老了怎么办?你知道他怎么回答我?他竟然说:那还不好办,你没看报纸吗?
    安乐死呀!这句话就像钢刀扎在我的心上,后悔莫及。” 家庭是孩子的心灵根据地。孩子敢于在精神上“虐待”父母,是家长从小过分纵容、娇惯的恶果,养成孩子对家长的依赖和逆反心理。是家庭教育的失误。所以必须从小培养孩子尊重和孝顺长辈的品德,树立良好的人生观。上幼儿园的洁洁接到小伙伴打来的电话,约她出去玩。沽洁拿起话筒后征求爸爸的意见,爸爸说:“你看妈妈身体有病还没好,不能带你去,今天先不去了。”洁洁说:“你不会带我去吗?”爸爸说:“我带你去让身体有病的妈妈一个人在家合适吗?”洁洁不高兴地说: “还是你来说吧。”爸爸接过话筒,跟对方和蔼地解释了一番。接着爸爸严肃地对洁洁说: “你这样不关心你妈妈是不对的,我们家洁洁是个很懂事的好孩子,去向你妈妈道个歉。” 洁洁凑到妈妈,床边说:“妈,对不起,我错了。”这位父亲做得很好,他既做了一些让步,又坚持了原则,既不让孩子难堪,又维护了家长的尊严。
    的确,可怜天下父母心。没有不疼爱孩子的父母。对孩子该宽容的时候就应该宽容,该坚持原则的时候一定要坚持。这样,孩子就会慢慢变得通情达理,也就不会出现对家长精神上虐待的现象。儿童心、理障碍的成因 1缺乏关爱。父母离异后重组家庭或丧失父母等原因,造成儿童得不到双亲的照顾与关爱。 2过分要求。不根据儿童的具体情况,而让孩子去学这学那,提出的要求不切实际。 3实施惩罚。因为孩子做错一点小事,就对他实施身体或心理上的惩罚。 4孩子至上。父母将孩子捧为“小皇帝”,要啥给啥,有求必应。 5态度不一。父母双方对待孩子的态度不一致,或前后态度不一,变化无常,忽冷忽热。 6弄虚作假。经常对儿童讲假话,讲空话,不守信诺。 7控制感情。强迫儿童站在父亲或母亲一边,或企图控制儿童的情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