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太原婚姻心理|追寻完美的对象

(2010-07-23 00:12:13)
标签:

太原心理咨询

太原圆成心理

太原心理医生

爱情

婚姻

完美

美丽

杂谈

   本文摘自 太原圆成心理咨询网

     一个男人,不论有多少浪漫史,在他的心中,一般都只有一个无法替代的女人。在大多数情况下,对这个女人的爱情的无法实现,就成了对异性对象的轻率态度和不稳定追求的主要原因。爱情对象的选择是把众多熟悉的异性中某一个人的价值理想化,并具体地偏爱于他或她。没有谁会同时爱上两个或三个人。如果那样,必然会引起心理不安,把感情的洪流分散,使人面临着抉择的困惑。爱情首先要求感受的和谐与完整,要求一个人把注意力全部集中在一个对象上。在完美形象的理想中长时间地遨游的人,他(她)感情是会迟钝的。有时,在性的精神升华这个错综复杂的领域中,人们会觉得有许多矛盾存在。
      在爱情方面,一般的男女都在寻求完美。所以,有时,他们会沉浸于对可能的爱情对象的认识理想之中。可是,幻想王国会对人的生命力产生许多影响,最终失去现实意义。无论男女,要使爱情幻想成为现实,都必须选择活生生的、具体的爱情对象。正如海涅所说:女人不可能嫁给古希腊雕塑家伯拉克西特列斯的赫耳墨斯雕像,男人也不可能娶米洛的维纳斯为妻。作为正常人就应该把注意力放在现实生活的人身上,应该从幻想的理想中降到现实的世界中来。爱情一般有具体的、亲近的现实内容。倘使一个人沉浸于对异性的抽象类本质的幻想,他(她)就决不会有任何活生生的爱情。如果个别化的女性形象不存在,就不一定能唤起炽热的爱情,导致感情的冲动。注意力越分散,感情的强度就越弱。就算在可感触的具体王国里,增加分散注意力的中心,也可以使总的感受强度削弱。在一定的时期内,像人们说的那样,小孩生活在一群人中,他们玩火却不会感到火的危险。可是到了最后,注意力会集中在一个对象上。本来已经平静的心情也会沸腾起来,而受到感情的震颤。爱情的出现就是这样的。有人规劝年轻人,目光不能太狭窄。当一个青年人不再围在众多姑娘身边,而专注于某一个特定的对象时,她会顿时在他心目中变得最出众、最美丽、最有吸引力,成为他的中心。而他也会想方设法地沿着某条轨道,紧紧地围绕着这个神秘的宇宙中心旋转。动物的雌雄个体的性选择,通常只是出于习惯而在纯本能的基础上进行的。由于这种选择满足种属的需要,从生物观点来讲,它是合适的。而人的性选择却不同,人的性选择具有社会因素。原始社会时,对一个男人或女人的追求自然是很简单的。那时候,人的性选择与动物的性选择差不多处在同一水平上。在一些部落,男人会为他们所爱的某一个女人而打斗。他们常常用狩猎比赛、赛跑等办法来决定胜负。女人选择身体健壮、肩背宽阔、肌肉结实发达而又勇敢的男人当配偶。就算是在原始社会,除了纯生物方面的因素外,理智的、有意识的社会因素也已经开始在性选择中起作用。这些因素在后来随着阶级制度的形成而逐步分化。对方的品质、社会地位、个人的道德倾向等在产生好感的总的标准中也占有重要地位。
      在社会生活中,人的本质上不相同的社会因素和生物因素互相影响,使爱情对象的选择成分有了独特性,成了对一个人的意识、感情、价值体系和审美情趣的考验。有时,寻求意中人时,思想游移不定,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找不到共鸣点,使爱情充满痛苦。由于由意识调节的人对爱情对象的选择,不单在生物方面追求并存,还要求两个人在审美、道德和心理上的和谐。所以,与动物本能的性选择不同。恋爱双方都认为对方是没有人能代替的、惟一的对象,他们完全沉浸于亲密无间的爱情之中。霍布斯生活在17世纪清教徒式的气氛中,他在《利维坦》中说,选择爱情具体对象的必要性和对象都是不可替代的。他认为,爱情是一个人对需要他(她)爱慕的那个人的认识。他在考察环境时,区分了一定社会环境中人对特定对象的追求。对特定对象的追求,是诗人取之不尽的爱情题材。卢梭说,在爱情生活中,钟情和挑选一个人,是由他的习惯、信仰和教养水平决定的。如果没有这些,个人的感情依恋就不会存在。他认为,爱情永远是比较的结果,亚当的性要求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爱情。除夏娃外,至少还应有另一个女人,才有可能算是爱情。爱情需要潜在对象有引人之处,否则,实际的活动就不会存在。法国作家缪塞的小说《弗雷热里克和贝尔讷勒塔》中,主人公贝尔讷勒塔对自己心爱的弗雷热里克说:“从我爱上你那天起,我就深感其他的男人都是怪模怪样的,傻里傻气的蠢货。”这种新的认识,这种强烈的表现,是感情注入的结果。莫泊桑说:“人们为什么相爱?在这么大的一个世界上,人们却只看到一个人,嘴边也总挂着一个人的名字,难道这还不奇怪吗?” 在内心,恋人对各种人按其品质和价值进行排列。他总是在这座金字塔的顶端,作为不变的理想,他绝不会把他与其他形象进行比较。一个人,不管他是男是女,他(她)必定会把有关他(她)存在的想法与他(她)对爱人的神思联系到一起。男女双方的这种对未来的憧憬表现为理想的感情反映形式。在英国作家托姆的一部作品中,主人公旅行者伊特曼对伊扎贝拉说:“除了你,我看不见任何人,在我的心中,再也没有谁能与你相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