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网友有关心理咨询的提问
(2010-06-21 23:46:23)
标签:
心理咨询太原圆成心理成向东太原心理咨询山西心理咨询杂谈 |
“我介绍我在某心理咨询机构的一次咨询经历,往成老师帮我解答一下我心中困惑。
我是因为和家人积累的一些矛盾演化成成见或者说习惯性的暴躁,不能自己,非常痛苦而去寻求帮助。我不认为自己有到“精神病”的程度,所以通过一个同学找到了现在某个“心理咨询治疗中心”,应该是一个很权威机构,至少听起来非常权威正统,而且医生们全都是博士或者主治医生,但是他们似乎习惯于叫做“X老师”,而不是“X医生”。当然,收费也挺高,偶的第一感觉就是,穷人不仅身体要健康,心理上也问题不起啊!
第一次去,先填了个问卷,和一套计算机的感觉象心理测验一样的DD,出来的曲线结果我好象问题不是很大,就是“敌对”一项比较突出。然后是1个小时的谈话,大约前40分钟是我在叙述矛盾、表现、问题,然后医生开始分析我的问题,中间夹杂着不少对心理治疗的方法和目的的解释,虽然这些80%我都明白和理解,但是还是不好意思打断医生,因为我觉得他也需要一个连续的思维过程,正如他说的,我不能指望一下子他给我说出个偏方。1小时很快结束,当时我的感觉就是,有点回忆不起来他跟我说的重点是什么,当然,我的医生给我的感觉还是挺舒服的,既不面目可憎,又不过分殷勤。后来我努力回忆整理了一下,觉得他这次给我的最大启示就是我对家人的暴躁只是一种表面现象,它有一个根源,我们需要进一步了解,发掘这个根源。这只是开了个头。
第二次治疗,我没有刻意准备,还是比较放松的。而且基本上跟他的谈话象朋友聊天一样,而且给他讲了另一个似乎跟我求助的问题不相关的事情,包括一些人生观、对人的看法和属于个人隐私的问题。我的感觉是医生的思维比较敏捷,而且很认真的倾听,气氛仍然不错,但是问题似乎拉的更开扯的更远了。当然,每个人都会烦恼的事情,而且我问医生他也承认他本人生活中也不可能没有问题。然而这就存在一个问题:心理医生应该是解决一些不正常的烦恼而不是能解决任何的烦恼吧?那么到底什么程度的烦恼属于正常、心理治疗到底能够为我解决多少问题呢?我有些糊涂了,也许心理医生需要全面的了解我,但是不是什么都可以谈呢?心理医生应该控制谈话的范围吗?还是觉得我所有的烦恼积聚成对家人的爆发?......
同第一次一样,在分析的过程中他也继续夹杂着对心理治疗的说明解释,他反复强调的一个观点是,心理治疗,并不评判我做的对还是不对,而是解决我怎么看这个事情,会对我产生怎样的精神上的影响。换言之“如果你被骗了不是问题,问题是你是不是觉得你被骗了”。我能理解这个比喻的意思,但是更深的想下去,推广到很多的事情,又很困惑,好象陷入一个死循环。
其实,跟心理医生的谈话,我也很累,几乎是脑子飞快的思索。虽然气氛很好,但是我很明白医生并不是我的朋友可以聊到深夜,1小时的收费很贵的,所以我也很努力的想问题,想怎样能够更简练更准确的提供给医生有用的信息,但是,似乎疗程还是漫长的看不到头。
我还是预约了下一次。坦白的说,我对心理治疗能达到的效果始终是有些疑虑的。到目前为止,我不能说这个医生对我没有帮助,虽然对家人暴躁的问题没有还没有一个明确的解决方法,但是跟他的谈话还是给我一种舒服的感觉,而且我觉得很大一个原因是:他是最认真听我倾诉的人;而且毕竟比我能找到的其他人分析问题专业有条理;而且跟他倾诉我没有任何顾虑,不用考虑别人对我怎么看。
但是问题就是,这个治疗实在是很昂贵,一方面我很同情医生需要在数个这么短的时间里了解一个人的思想,另一方面我还是很需要知道我付的诊费到底能不能解决的问题?到底要进行到什么时候我才算康复呢?我甚至连这个标准也搞不清楚。”
太原圆成心理咨询成老师答复:在中国心理咨询事业刚起步,你显然没有明白心理咨询是一种自我实现的过程,而且不可能一下子有什么明显的效果。但你有这看法也许并不都是你的错,实际上我们不能掩盖我国心理咨询的明显滞后这一状况。我个人认为,我国的心理咨询应该符合国情,需要用简单、通俗易懂的语言先给来访者解释心理咨询相关的知识,算是先普及后咨询,在治疗的时候,要制定好心理咨询的治疗计划,让来访者清楚的知道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总之,一句话,心理咨询不要那么僵化,要符合国情。不要让来访者感觉心理咨询云山雾罩、深不可测或是一头雾水。现阶段,心理咨询不需要高贵华丽的衣服来包装,需要实用、务实、朴实的心理咨询风格来适应现阶段我国国民对心理咨询的理解力。
第二次治疗,我没有刻意准备,还是比较放松的。而且基本上跟他的谈话象朋友聊天一样,而且给他讲了另一个似乎跟我求助的问题不相关的事情,包括一些人生观、对人的看法和属于个人隐私的问题。我的感觉是医生的思维比较敏捷,而且很认真的倾听,气氛仍然不错,但是问题似乎拉的更开扯的更远了。当然,每个人都会烦恼的事情,而且我问医生他也承认他本人生活中也不可能没有问题。然而这就存在一个问题:心理医生应该是解决一些不正常的烦恼而不是能解决任何的烦恼吧?那么到底什么程度的烦恼属于正常、心理治疗到底能够为我解决多少问题呢?我有些糊涂了,也许心理医生需要全面的了解我,但是不是什么都可以谈呢?心理医生应该控制谈话的范围吗?还是觉得我所有的烦恼积聚成对家人的爆发?......
同第一次一样,在分析的过程中他也继续夹杂着对心理治疗的说明解释,他反复强调的一个观点是,心理治疗,并不评判我做的对还是不对,而是解决我怎么看这个事情,会对我产生怎样的精神上的影响。换言之“如果你被骗了不是问题,问题是你是不是觉得你被骗了”。我能理解这个比喻的意思,但是更深的想下去,推广到很多的事情,又很困惑,好象陷入一个死循环。
其实,跟心理医生的谈话,我也很累,几乎是脑子飞快的思索。虽然气氛很好,但是我很明白医生并不是我的朋友可以聊到深夜,1小时的收费很贵的,所以我也很努力的想问题,想怎样能够更简练更准确的提供给医生有用的信息,但是,似乎疗程还是漫长的看不到头。
我还是预约了下一次。坦白的说,我对心理治疗能达到的效果始终是有些疑虑的。到目前为止,我不能说这个医生对我没有帮助,虽然对家人暴躁的问题没有还没有一个明确的解决方法,但是跟他的谈话还是给我一种舒服的感觉,而且我觉得很大一个原因是:他是最认真听我倾诉的人;而且毕竟比我能找到的其他人分析问题专业有条理;而且跟他倾诉我没有任何顾虑,不用考虑别人对我怎么看。
但是问题就是,这个治疗实在是很昂贵,一方面我很同情医生需要在数个这么短的时间里了解一个人的思想,另一方面我还是很需要知道我付的诊费到底能不能解决的问题?到底要进行到什么时候我才算康复呢?我甚至连这个标准也搞不清楚。”
前一篇:心理冲突造成婚外情终结
后一篇:心理咨询师谈压力致病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