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自 太原圆成心理咨询
允许孩子失败
本田宗一郎先生是以生产汽车、摩托车而闻名于世的大型企业本田技研公司的创办人。
上小学时,他在班里却是“后进生”。无论让他做什么,都总是失败,学习成绩也不理想。然而,对这段经历,本田先生本人是这样认为的:“正是因为当时的失败,才培养了我能进行独立思考、具有灵活性和创造性的大脑。”
他说:“从别人那里学到的东西与自己经过深思苦想得来的东西相比较,其价值和应用的广泛性是大不一样的。”多湖辉以此为例,劝诫家长们,不要只盯着孩子的失败,要多想想失败所带来的好处。
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会或多或少地遇到失败。其中,有些孩子也许失败的次数比较多,家长也会由此变得不安,他们担心孩子的前程,于是处处防患于未然,不让孩子失败。他们会不由自主地向孩子伸出援助之手,可是,这样做对于孩子的成长是好是坏,却得斟酌。
事实上,父母过分担心孩子会犯错误,而不由自主地警告孩子:“又失败了。同样的失败你到底想重复多少次?从现在开始,绝不允许你再失败。”这种话说得一多,反而会加重孩子的紧张情绪和心理负担,结果还是不停地重复失败。
正确的态度是,当孩子做错事情、出现失败、情绪沮丧时,家长不要老是重复“不许失败”之类的论调。而应该告诉他“失败了也没有关系”,孩子听后会深受鼓舞、精神大振。这时候家长还应该在孩子面前表现出对考试成绩什么的根本就不在乎的姿态。这样,孩子心中的紧张情绪和压力就一定能够得到缓解,孩子肩上的重担也会减轻。结果,事情就会朝着好的方向转化。
孩子的情绪稳定以后,接下来可以让他对出错的地方进行反复练习。通过彻底的反复练习,让孩子树立起自信。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让孩子多做一些相似的题目。从许多人的经验来看,最初学得不好的地方,经过反复不断的刻苦练习,后来都成了自己擅长的方面。
实践证明,“可以失败”要比“不准失败”更能减少孩子的失误。本田宗一郎先生说:“不能怕失败,之所以不能怕失败,是因为一旦怕失败就什么也做不成了。”孩子想做某种新的事情时,大人比孩子更了解失败的可能性,便在事前经常说“弄错了可不行”、“别弄错了”。但是,这样不但没有起到鼓励的作用,反而给孩子增加了压力,使其畏缩不前。而且,孩子会从父母的话中得到“恐怕会失败”的暗示,反而易于出现失败。进而,孩子由于过于担心失败,认为什么也不做就不会失败,因此便失去了做事情的积极性,甚至会陷入对一切都无能为力的心理状态。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