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心理咨询师谈负疚感

(2010-06-01 00:48:31)
标签:

山西心理咨询

太原心理医生

太原心理咨询

太原圆成心理

心理咨询师

杂谈

本文摘自 太原圆成心理咨询网

       负疚感是普遍存在于们心中的一种常见情感。感到严重负疚的人往往将某种不良后果归罪于自己,从此便背上了沉重的十字架,不断地心上谴责自己,最后竟致于愤恨、厌恶自己,无法接受自己,使那块十字架越来越沉重。例如,一名贫困家庭父亲,为了送儿子上大学,长年累月地辛勤奔波过度劳累,生活上又过于清苦,所以不到50岁就去世了,读大学的儿子闻讯悲痛至极,并认为父亲是累死、苦死和愁死的,而这一切都是为了他。从此他心中留下了一人驱不散的阴影,总认为是自己害死了父亲,他无时无刻不在内心里责备自己,深深的负疚感压得他抬不起头来。他觉得自己是一个没有用的人,是一个制造悲剧,带来不幸的人。他再也无法接受自己,部是在内心里排斥、丑化自己。最后竟对自己产生了厌恶之情。他的自我厌恶、自我排斥使他完全变成了一个消极的人。他对什么事、什么人都不再感兴趣,对什么都无法倾注一份热枕。慢慢地,他的朋友少了,女友离他而去,成绩一落千丈。最后,他没有通过毕业考试只揣着一张肄业证离开了校园,无奈地走入了他觉得陌生和冷漠的。适度的负疚感是正常的,甚至是必要的、有益的。因为它是我们良心的体现,有助于我们认识 —36—自己的过错与不妥,并督促我们进行改造与补偿。如果一个人从不感到内疚,他就不可能遵守社会公德,不可能克制自己、宽恕他人,也不会关心孩子、照顾老人,因而不可能与他人和谐地生活。从这个意义上说,负疚感是我们的调节器。然而,过分的毫无道理的负疚感则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因为它会驱散我们中的欢乐,破坏轻松的心情、和谐的气氛与平和的心态,给我们带来沉重,压抑和自我排斥,从我们身边带走一切美好的东西。你应该远离负罪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