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门诊面临三大尴尬 心理咨询师也想自杀
(2010-05-10 09:14:19)
标签:
山西心理咨询太原心理咨询太原圆成太原圆成心理太原心理医生山西 |
个案一:心理治疗难除心理恐惧
7月26日本报报道了“被狗咬者竟把自己当成了患狂犬病的‘狗’”的新闻后,“主角”居住在东莞市清溪镇的陈先生经过心理治疗仍难消除恐惧。
据陈先生讲,今年3月15日,他在上班途中,小腿部被路边几只相互追逐嘶咬的狗误咬一口。因怕患上狂犬病,他当即就到清溪镇防疫站注射了一针狂犬疫苗。但是,由于早年亲人去逝时与“乌鸦叫丧”巧合的事件,给他年幼的心灵留下了阴影,所以每遇到疾病,恐惧心理就开始折磨他。此次也不例外,陈先生先是失眠,后来发展到怕看见狗、怕出现伤口。一旦在路上遇到狗,他就会远远地躲开,即使那只是小宠物狗。如果被小宠物狗舔一下,他的心里就会忐忑不安。回家之后,他会用肥皂把手连续洗很多遍。
深感痛苦的陈先生为了能早日消除这种恐惧心理,7月底~8月中旬,他分别到东莞及惠州进行了为期近20天的咨询诊治,前后共花去1500元,但是恐惧心理依然有增无减。看到有关疫苗不合格或注射疫苗不当的文章时心神不宁。听到狗叫,或看到与狗有关的东西他就不安。就连被家禽抓一下,也要去打防疫针…… 本来这是心理因素的问题,陈先生也明白。但在进行了心理治疗后陈先生认为“心理医生太不专业了,我不想再找心理医生了,钱花了不能解决问题,宁可打防疫针更踏实些,死了也不怕,就当作试验了……”陈先生的回答让记者很吃惊。
个案二:心理咨询师竟然想自杀
28岁的王小姐告诉记者,她是中专学历,在校时学的是市场营销专业,工作后因为兴趣交了3000多元参加一个心理培训班,并考取了咨询师资格证。
去年拿到证之后她曾想过要开个心理门诊,但由于资金不足,她就一直没有把门诊开起来。没想到,今年上半年,先是男朋友与她分了手,再后来又因工作出错被老板炒了鱿鱼,接下来连换了两份工作待遇也都不好,生性并不十分开朗的王小姐渐渐感觉对生活失去了信心。
王小时开始出现胃口变差、体重明显减轻、失眠,后来发展到几乎整天极度疲劳、头昏、眼睛疲劳、眼角酸痛、胸闷、便秘等症状;进而心理方面则逐渐出现忧郁、心情沮丧如掉到谷底、易流泪、易激动、易怒、悲观,时时感到恐惧、寂寞、无聊、对自己不满意、兴趣明显减退,导致社交退缩、时常健忘、丧失意志、工作效率明显减低、强迫回想旧事、甚至想自杀……
最后王小姐略带沉重地告诉记者,“我虽然上了心理培训班考取了资格证,其实我从小心理素质并不是特别好,我也很明白目前心理咨询业的现状,一名专业心理咨询师并不是那么容易做到的。”
相关调查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各种心理问题开始浮出水面。例如“马加爵事件”令媒体和公众对心理健康问题产生关注,心理咨询业越来越显得重要。
近年来,心理咨询以受过严格专业训练的人士帮助心理障碍者解除心理痛苦、纠正偏差心理、调适自身心态而在发达国家中享有盛誉,这一行业在国内也渐渐开始兴起。那么,东莞心理咨询行业在社会上的认可度如何?各种心理服务机构的发展状况如何?
现状一:主动找心理医生的不足15%
太原圆成心理咨询研究中心心理医生医生接受采访时指出,大部分心理问题的引发原因是感情问题、精神心理问题(如抑郁症等)和家庭问题。一个人自杀死亡,平均会给身边的6~8个人带来不良心理刺激和阴影,而且这样的不良影响甚至会延续10年之久。那么,成功挽救一个企图自杀的人,就会减少和避免很多人产生不良心理。
她认为,在中国的传统文化的影响下,中国人特有的含蓄性和保守性促使他们宁愿回避或者自我调节,又或者通过购买心理自助书籍来解决心理问题,而不愿意踏进心理诊所,家中出现的心理疾病患者百般遮掩,实在瞒不住了才就医。许多人在面临各种心理问题时,总是倾向于先自己扛着,然后寻求关系密切的好友和亲人的帮助,只有陷入严重心理障碍时才倾向于求助专业人员,而主动求助者绝大多数已经是出现心理危机的。
现状二:专业人员严重不足
专家们普遍认为,目前东莞合格的心理服务人员严重不足。而有的从业人员因为并未受过专业训练或者训练时间较短,其服务很不规范,有可能影响到整个行业的声誉。
现状三:服务及收费良莠不齐
广州中医药大学心理学研究生苗丽认为,相对于单独的心理门诊来说,那些培训兼有心理门诊性质的大型连锁机构可信度相对高一些。
据了解,目前国内的心理服务人员主要分布在三级甲等医院的心理门诊、高校心理咨询中心和个人开办的私人心理诊所。业内人士认为,心理咨询行业虽然一直被大家看好,但是现状却很艰难。一个普通的心理咨询师月收入实际上只有1000元~2000元。投身这个行业往往是出于兴趣。“心灵驿站”心理门诊部的张老板告诉记者,医院普通医师的心理诊疗收费大概是60元/时,但由于拥有处方权,医生往往会滥开药;学校的心理咨询中心不收费,但主要针对学生,只有少量对外。而没有处方权但咨询收费更高的私人心理咨询中心收费水平大概在100~300元/时。因为上门的病人较少,所以靠高收费才能维持,这又往往会导致心理门诊经常出现“门可罗雀”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