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人偶尔都会不同意别人的观点,但是这类想法并非一定要变成难听的言语,其中的秘诀就在于能不能了解想法是如何成为行为的。我快60岁了,什么时候别人才会明了,我对现实的看法才是正确的?
也许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人际关系里,最普遍也最具破坏力的习性,就是习惯性地否定别人的意见。其实比较合旷道理的是,应该在别人的想法里看见盟友、真理和相同的意见:本章教导大家如何看清相反的观点,以及怎样从相反的观点中获益。
冲突错觉:在健康的男女关系里总会有些争吵和于沦:事实:大家偶尔都会对门己的配偶持有对立或是批评的想法。一.对立的想法对立的想法不一定要通过争吵或是争论来表现,当负面的念头消失时,这些念头就根本不会对关系产生不利的影响。理解介于想法和行为二者之间。如果懂得没有主观意愿,想法就毫无作为,我们就可以很容易地不让想法来指挥行为。从想法到行为一连串的进展,就反映了解的心所起的作用。婚姻的争执,一般来说,进展如下:想法&rarr感觉&rarr行为不同意自我防卫争论或争吵有些人和伴侣吵架,却完全不知道吵架是怎么开始的。有些人则可以看清是不安或防卫的心理使自己陷入了争论。还有另外一些人则懂得,是不同的想法使他们感觉不好,所以才引起争执:在过程中认清事实的真相越早,越能避免负面的结果。任何人偶尔都会不同意别人的观点,但是这类想法并非一定要变成难听的言语,其中的秘诀就在于能不能了解想法是如何成为行为的。彼此之间有深刻了解的夫妻,看问题可以见智见仁,却不会引起双方任何的冲突。二.心灵的交融不同的感觉,并不是当人听到相反意见时就会自动发生,它只是人的内心活动。不同意是一种想法,与不同意相对的就是理解。“不同意”是自己旧有的看法与现在说出来的话的比较;“理解”则意味着在说出的话中,找寻新的意义。当以行动来表示不同意的想法时,我们就会争论;当以行动来表示理解的想法时,我们会变得和对方更亲密,并且获得心灵的交融。按照当时的心境,对“冲突”观点的反应可以从震惊到高兴都有。我们可能会:对别人的无知和顽固感到震惊。害怕别人会把误导的观点强加在我们身上。对别人不了解事实真相感到气恼。对别人持有不同的观点感到不高兴。对人人有不同的观点感兴趣。对大家能相互学习表示感激。觉得好玩。高兴。选择和结果谴责别人的观点这是处理不同意见最无效的方法。有这种想法的人会尽一切力量来消除相反的意见,希望这些意见会消失。我们都知道,世界上有些国家采用检查制度,但是检查制度通常会使对抗转入地下,于是这种反抗将变得难以控制。当父母对自己的孩子使用这种方法的时候,孩子可能会离家出走,或者自己创立一种“秘密生活”。强烈反对抱这种观点的人,会让别人表达意见,然后竭尽全力去攻击。其中的策略就是把反抗的力量施加得非常大,以致对方会选择保留自己的意见。在婚姻中,每当配偶要表达意见的时候,用这种策略的一方就会想办法使另一方沉默。但是,在这种策略下的受害人极少会在攻击之下退缩。通常,反对会更加强烈地使人希望自己的意见受到尊重。争论这种策略的动机是想要改变别人的看法。这时假设如果可以向对方显示出支持自己观点的逻辑,他/她就会抛弃错误的观点,而采用自己的观点。问题是,别人也有一套支持论点的逻辑,和支持你的论点的逻辑一样强。争论会使观点两极化。通常的结果是,你会为了要成为“对”的,而坚持一个连自己都不同意的观点。以自我为中心的想法,不会让讨论变得有建设性。采纳不同的意见使用这种策略时,只是承认每个人所面对的现实都各不相同,而并不作出评判,就像接受某些物理法则如地心引力一样,仅仅是接受而已。这种方式允许另一方在没有反对的情况下表达意见。叙述出来的观点往往会发展,当人看清自己的意见时,通常会对之加以修正。在友善的场合所表达的意见,会使人开始检查自己的想法,并从中有所收获。
如果当时的环境是敌对的,而不是接纳的,人会变得有戒心,就不能有所收获,而且会更坚持那个想法。欢迎并尊重不同的观点(文化交流)
在人际沟通中最有效的策略,就是向别人的观点学习。当观光者到国外旅行时,他们通常都会把自己作为学生,尊重外国的风俗。他们会从墨西哥人的身上了解睡午觉的秘密,向日本人学习吃寿司和生鱼片,从法国人那里测知时装趋势。在相同文化里,不同的现实也可以提供学习的机会,在每一个和你相反的意见里,总是有一丝真理存在的:被动接纳与主动欢迎不同意见的差别,主要体现在对别人的意见尊重的程度。对别人的意见越尊重,反应就越好。因为别人做出超常努力去表达他自己,也会变成更好的倾听者。这种策略形成的关系,会增强亲密感。在你急于想与人争论时,你就该意识到,此刻你的内心缺少安全感。假如你有安全感,那么在听到不同的意见时,就不会觉得心里不舒服。所以,假如你内心有一种要与人争执的冲动时,就表明此刻你应该设法恢复内心的平静,并记住,争论只能将分歧变得针锋相对,而无助于解决问题。
本文摘自 太原圆成心理咨询网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