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三大城市青春期调查报告

(2010-04-26 18:30:54)
标签:

山西心理咨询

太原心理咨询

太原圆成

太原圆成心理

成向东

健康

   青春期是个体由儿童向成人转换的性成熟过程及其他生理变化的过程。与此同时,个体心理也会发生一系列变化,其中包括性意识的产生和性别角色的确定。青春期生理和心理的变化,对一个人自我概念的形成和个性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为了了解中国当代城市青年的青春期现状,了解他们的生理发育情况、对性和婚恋的观念以及社会实施的青春期教育的成效,我们于1998年10月至1999年2月,同北京京伦家庭科学中心和广东《人之初》杂志社等单位,组织高校、研究机构专业人员,对北京、上海、广州三大城市的大中学生进行了此项调查。本次调查采用问卷和访谈两种形式进行。调查对象以高中学生和大学低年级学生为主。调查问卷在中学发放2250份,回收2212份,回收率98.3%;大学发放750份,回收723份,回收率96.4%。总共发放问卷3000份,回收问卷2935份,总回收率97.8%。本文按问卷调查内容分为三个部分叙述:第一部分为个人与家庭的一般情况;第二部分为生理和心理发育情况;第三部分为相关的知识、观念与行为。 
        一、个人和家庭的一般情况1.性别年龄 被调查学生总数2935名,其中男性占47%,女性占53%。所有被调查学生年龄均处于15至20岁之间,其中在校高中生占75%,大学一、二年级学生占25%。这些学生中94%来自城市家庭;74%是独生子女。部分非城市家庭出生的学生,主要是在三城市中的大学就读、家在外地农村的大学生。2.被调查学生父母教育程度 父亲有初中学历以上的占93%,其中大专以上的占33%;母亲有初中学历以上的占88%,其中大专以上的占20%。3.父母婚姻状况 从父母婚姻状况看,93%的被调查者来自于完整家庭,父母亲分居和离异的占4%,3%的学生没填写。在父母亲分居离异的被访者中,与母亲生活的占51%,与父亲生活的占30%,与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生活的占12%,7%为其他各种情况。与父母亲一方生活的被访者和另一方家长经常见面的占31%,不经常见面的占25%,很少或不见面的占43%,1%为其他情况。问卷所得数据显示,父母亲离异确实对子女造成了很大影响,16%的被访者至今仍对父母离异感觉到震惊、气愤、伤心和痛苦。有34%的被访者对父母离异持无所谓的态度。推测其中原因,可能是父母亲离异时,被调查者尚且幼小,不完全懂事,以后又成长在单亲家庭中,无从比较和体会与完整家庭的差别,及至成年后也就无所谓了。
   二、生理和心理发育情况1.初潮和遗精 进入青春期,从儿童转变为成人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女性的初潮和男性的遗精。被调查者中,99%的女性已来月经,91%的男性有过遗精。女性的初潮年龄集中在10至18岁之间,只有0.3%在10岁之前行经,2.3%在18岁之后行经。男性初次遗精年龄也集中在10至18岁之间,只有0.9%在10岁之前遗精,2.4%的学生在18 岁之后遗精。2.对初潮、遗精的认识 70%的学生认为,月经和遗精是生理成熟的自然现象。54%的人认为女孩来月经,男孩遗精就有了生育能力,20%认为不是这样,还有26%表示不清楚。也就是说,有将近一半的人(46%)不知道来月经和遗精意味着什么。与此相对应的是对待初潮和第一次遗精的态度,在高度肯定到高度否定之间呈现大跨度的变化。47%被调查者对初潮和第一次遗精表示无所谓;34%的学生心情是害羞或紧张;表示欣喜的占6%,表示厌恶的占5%,8%的被调查者没表示态度。调查结果表明,由于初潮和第一次遗精的来临总是突然而没有预示的,所以常常引起紧张、害羞和厌恶。同时月经和遗精的到来又是成熟的标志,它表示个体已具备了生殖能力,已经不再是孩子了,从此将迈入成人的行列。因此此时的心情更多的是欣喜和厌恶的混合物。数据表明,有近半数的被调查者对这个问题持无所谓态度,这说明他们并没有把太多注意力集中在自己身体的变化上,既不抗拒也不急切盼望。这可能是因为青春期教育已经在中学普及,青少年对即将到来或正在发生的生理变化已有相当程度的了解,并作好了一定的心理准备,也就能以比较平和的心态对待青春期的种种生理变化。3.青春期保健 在进入青春期以后,有59%的被调查者采用了各种青春期保健方法,主要有:体育锻炼:41%;皮肤清洁:20%;注意饮食:19%;阴部清洁:12%;按时睡眠:9%。由于青春期的生理变化较大,新陈代谢加速,激素分泌增加,采取必要的保健方法是很重要的。但是仍有41%的被调查者没有采用任何保健方法,这应该引起家长、学校和社会的重视,将青春期保健作为青春期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加以强调。4.对生理变化的疑虑 对于青春期生理和身体的变化,64%的被调查者从未怀疑自己发育不正常,31%的被调查者偶尔怀疑,有5%的被调查者经常怀疑并因此而苦恼在对自己生理和身体怀有疑虑的人中,怀疑的指向依次为身高37%,体重16%,体形13%,乳房11%,皮肤7%,外生殖器及其他6%,10%为其他情况。可见怀疑主要集中在外部形体上。这是由于进入青春期的时间和身体发育的速率因人而异,所以这一时期个体之间身体差异较之儿童期和少年期要大得多。而生殖器发育和第二性征刚出现却相对不引人注目,因此在身高、体重方面和同伴相差太大就容易引起他们的焦虑。5.对心理变化的反应 青春期在生理发生变化的同时,青少年的心理也发生了明显变化。对自己的心理发展是否正常,57%的被调查者表示从未有过怀疑,35%的人则偶尔有所怀疑,有8%的人经常怀疑并为此而苦恼。在经常对自己心理存有疑虑的人中,怀疑原因依次为情绪抑郁42%,人际关系不好17%,悲观厌世17%,与父母家人关系不好10%,学习跟不上9%,失恋5%。可见情绪上的因素是最主要的原因,其次是人际关系,包括与家人之间的关系。相比较而言,怀疑自己心理不正常的人数,要比怀疑身体发育不正常的略多一点。这是值得注意的。如果说生理方面的因素在青春期已基本定型,外力一般是无法加以改变的,那么,青少年的心理则是有很大可塑性的,这正是家长、学校和社会可着力之处。6.对心理咨询的认识 当发生心理问题时怎么办?有16%的被调查者曾打过“热线电话”寻求帮助或找过专家咨询;有32%的人很想找而未曾找;而大多数人(52%)却不想找或害怕找。数据显示,有43%的被调查者曾有过各种心理问题,但只有16%的人曾为此去找过专业人员咨询,寻求帮助。这可能因为在一般人印象中,心理咨询总是和心理不正常联系在一起,所以青少年即使有了问题也不愿去找专业人员咨询。另外心理咨询业在中国并不普及,尤其在中小学几乎没有专职的心理咨询人员,因此青少年即使想咨询也不知道该去找谁。
       三、知识、观念与行为1.性知识获得途径 (1)被调查者获得性知识的途径 依次为:普通媒介53%;老师19%;同学17%;色情读物或影视媒介5%;父母3%;社会上其他成人1%;其他途径2%。(2)了解性问题的最理想途径 当有了性方面问题时,被调查者最愿意寻找的解决途径依次为:自己找书看37%;问同学21%;找咨询专家14%;问父母13%;闷在心里12%;问老师2%;找社会上其他成人1%。(3)与父母的关系 调查数据显示,71%的被调查者从不与父母谈性问题,28%的人偶尔谈,经常谈的只有0.5%。从不与父母交谈性方面话题的原因:不好意思谈的占41%,想保留隐私的占26%,没时间的占15%,害怕父母疑心的占14%,认为父母无知的占4%。父母对子女与异性交往的态度:鼓励的占8%,指导的占43%,限制的占23%,禁止的占6%,不关心的占19%。(4)接触淫秽读物和音像制品情况 49%的被调查者没有接触过,51%的被调查者接触过。接触场合依次为:在家中见过的12%;在朋友家中见过的25%;在娱乐场所见过的27%;从电子信箱中见过的3%;在其余场所接触过的33%。从以上数据可得出以下结论:大众媒介是城市青少年学生获得性知识的最主要途径,这里的媒介主要是报纸、杂志、影视和各种通俗小说。从被调查者接触淫秽书刊及音像制品情况来看,不排除这也可能是一个途径。但从调查数据中也同时反映出,虽然现在青少年接受和获得性知识的途径很多,但他们的性知识还是零碎、模糊甚至是不正确的。各级学校虽开设了各种形式的生理卫生课程,效果却不甚理想,有关性的问题,大多数学生都不愿意将老师看作自己的可讨教对象。从父母方面得到性知识、求得性问题解答的人数很少。而父母本该是青少年性知识最早和最主要的来源,因为他们是青少年最亲近的人,彼此相互熟悉而且相处的时间最多。

                           本文摘自  太原圆成心理咨询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