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太原心理咨询师谈审美心理(蒙娜丽莎的微笑

(2010-04-15 23:56:06)
标签:

太原圆成心理

太原圆成

太原心理咨询师

杂谈

 蒙娜丽莎那永恒、独特而又神秘的微笑,让无数看过她的微笑的人,都感到陶醉和迷恋,并感受到极其强烈而迷乱的震荡。蒙娜丽莎的微笑历经几个世纪,依然使那些长久注视过她的人谈论着她,莫衷一是。达·芬奇创造了蒙娜丽莎的微笑,那么,是什么原因使他能够画出这迷人的《蒙娜丽莎》呢?达·芬奇的童年经历决定了他能画出《蒙娜丽莎》,这幅画综合了他童年时代的经历。达·芬奇是个私生子,早年随生母生活,5岁时又被生父的家庭收养,一直到自立为止。由于早年只有母亲的关怀和温情,遭人遗弃的母亲出于对孩子的怜和爱,不得不表达出她对曾经享受过的爱抚的所有记忆和对新的爱抚的渴望。她这样做,不仅为了弥补她没有丈夫的痛苦,而且也为了补偿她的孩子所得不到的爱抚。因此,她用她的小儿子来代替她的丈夫,从而使他产生性早熟。后来,达·芬奇随父亲生活,因而对母亲的爱被压抑了,但并没消失,只是暂时保留在潜意识当中。当他在以后的岁月中,遇到了一位画家的妻子蒙娜丽莎时,他的内心深处唤起了对生母那种欢乐和美好的记忆。于是,达·芬奇在这种复活了的记忆影响下,画成了迷人的《蒙娜丽莎》。从审美心理学来说,艺术的创作有时会来自于长期压抑在潜意识中记忆的唤起,来自于童年时代内心深刻的体验,来自于遥远、模糊的童年时代的某些经验的触动。正如达·芬奇从童年时代起,就在他的潜意识里有了蒙娜丽莎迷人微笑的形象,一旦被触动,这个形象就被唤起。因而,达·芬奇在蒙娜丽莎中遇到了自我,他把自己的大量本性画在肖像中,她的特征在达·芬奇身上,全在于神秘的移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