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姨多鹤》中张捡心理转变特征

(2010-03-08 16:02:01)
标签:

小姨多鹤

放弃家庭

触动人

名分

勇气

日本

太原圆成心理

心理咨询

杂谈

 著名评论家李敬泽这样评价《小姨多鹤》:很好看,但是读这部小说却不仅是一次消遣。我们不得不把自己放进去,把我们的记忆和情感放进入,把我们恨的能力和爱的能力放进去,我们不可能无动于衷。这样的一部小说,它会感动人、触动人、会让我们想——不是置身事外,而是设身处地地想,想的时候或许是矛盾的、困难的,但正是在这矛盾和困难之中,我们免于僵硬和干涸,我们发展出更为充沛的道德想象力。 是因为孙俪的原因我接触了这部电视剧,看完真的感触很深。第一种感觉就是,人活着竟然能苦到这种程度?!再就是感慨里面情节的起起落落以及人物的复杂内心。从头到尾是以多鹤这个角色贯彻始终的,一个在战乱年代流落中国的日本女人,被一家好心的中国人救助才侥幸存活下来。而剧中另一个重要角色张捡,其内心的转变让我觉得意味深长。刚开始张捡是“被迫”与多鹤发生身体接触,原因是张捡父母想要抱孙子,而张捡的老婆因为意外后不能生育。与一个日本女人一起“造孩子”,对于那个时候的张捡来说是一件耻辱的事,但是父母之命难违。并且前后两次张捡都想要把多鹤扔掉,后来其母亲临终嘱托让他们照顾多鹤,这样才开始了一个畸形家庭的生活。 多年的相处让张捡对多鹤的看法发生了改变,由先前的厌恶痛恨,到后来的同情、好感,直到两人互相喜欢、产生爱意。很多网友对于中间的一段都不太能接受,认为两人这段“不道德”的感情是对家庭的背叛,是在玩火,而也有的网友对此持理解的态度,认为两人应该结合。我认为这段感情的发生是合情合理的,长时间的相处,一个温柔漂亮勤劳而又甘愿默默付出的女人是会得到几乎任何一个男人的爱怜的,张捡也不例外。而对于多鹤来说,失去亲人后的日子内心一直是孤独的,她无时无刻不在渴望有人能够真正去关心她去疼爱她,而张捡对于她来说是特殊的,没有夫妻名分,却是孩子的爹,他的关爱让她内心温暖起来,而在短暂的快乐之后善良的天性让她最终还是放弃了那份不属于自己的幸福。 有时候看到张捡的懦弱和不甘心矛盾时我也会产生厌恶。一个男人,没有能力要的时候就应该有勇气放弃,而他却恰恰是这样一个矛盾体。既不能给多鹤幸福,还想每天回家能够看到她,这是人性的自私,却也体现了人性的矛盾。张捡后来说了一句话“如果当初跟你在一起时对你有一点点喜欢,那我现在也没有什么遗憾了”,可能正是那点遗憾驱使他一次次不愿放弃而又无可奈何。 这就是婚姻内的男人,明知道自己的家庭不能放弃,却管不住自己那颗跳动的心,可能也正是他那种懦弱的性格让他没有勇气放弃家庭去争取自己想要的。

                                       本文摘自  太原圆成心理咨询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