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恐怖症是一种较为严重的儿童心理疾病,多见于
7~12岁的小学生。由于存在各种不良心理因素,学生害怕上学,害怕学习,具有恐怖心理,故又称“恐学症”。
1.发病原因
⑴个性脆弱。这类孩子均有以下的性格特点:胆小,仔细,敏感,多疑,特别爱面子,经不起批评,过分依赖父母,不能在精神上、生活上及学习上自立。
⑵学习有困难。基础较差,又缺乏克服困难的意志而拒绝上学。
⑶环境因素。这类孩子的家长、老师及本人常期望过高,往往超过患儿心理所能承受的程度,导致孩子心理失衡,逐渐形成焦虑感。或者患儿由于学习成绩差,受到老师的批评或同学的耻笑,自尊心受到伤害,不愿再面对老师和同学而害怕上学。
2.典型表现害怕上学,甚至拒绝上学是最突出的症状。起初可借口头痛、腹痛、食欲不振或全身无力等身体不适来企图得到父母的同情允许其不上学。以后如果父母强迫患儿去上学,患儿则会哭泣、吵闹、焦虑不安,倘若父母同意他暂时不去上学,则焦虑症状马上缓解。焦虑表现为心神不安,惶惶不安,面色苍白,全身出冷汗,心率加快,呼吸急促,甚至有呕吐、腹痛、尿频、便急等。
3.矫治方法
⑴要寻找孩子不肯上学的原因。当发现孩子有不肯上学学校学校恐怖症的典型表现为害怕上学的现象时,家长应该与他谈心,尽可能了解所有与他上学有关的情况。要注意开导,不要采用简单的恐吓办法,迫使孩子去上学,以免加重孩子的心理创伤。要正面诱导,讲清目前上学和将来工作之间的关系,让孩子在认识上有所提高,切忌各种强迫性、惩罚性的言行。
⑵尽快设法使孩子回到学校去。假如不肯上学的孩子焦虑症状明显,父母不要性急,应通知学校取得老师的配合。然后,家长要耐心等待,并陪伴孩子,以消除或减轻其焦虑症状。开始时让孩子在学校呆一个小时也好,如果这步成功了,可将时间延长至两个小时,然后再延长至半天,逐渐过渡到不用陪孩子上学和让孩子独自去学校。每当孩子有进步,应及时给予表扬和奖励........
本文节选 太原圆成心理咨询网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