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心理解密---成向东读心术
(2009-12-19 06:57:18)
标签:
养生读心术人脑心理活动知觉太原圆成心理咨询杂谈 |
有一天,你去银行存一大笔钱,你的心情很好,觉得自己的钱很多。可是,就在这个时候,你看见了另一个人也在存钱,而你的数额和人家的相比是那么渺小,这个时候,你会不会觉得自己挺不舒服的?小阳在单位的人缘特好,但就是有个“怪毛病”,每月几乎都有那么一两天沉默寡言,一副心事重重的模样,而且这时,就连他最好的朋友也遭到他的冷落。出于好心,同事们有时主动请他去喝茶,或者散步,都被他婉言谢绝,但随后他又“单独行动”,或饮酒,或喝茶,或漫步,令他周围的朋友百思不得其解。我们的生活中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心理现象?心理又是什么呢?心理是心理活动的简称,实质上是人脑的功能,即人脑对客观事物主观的反映。认知活动是心理过程的基础。认知开始于感觉,之后是知觉、记忆和思维等活动或过程。比如眼前有一个苹果,人脑对这个苹果的颜色、气味等个别特征的反映就是感觉;人脑对苹果的颜色、形状、质感、味道等多种特征的整体、综合反映即为知觉;种种感觉、知觉的信息在人脑中的储存就成为记忆;在记忆的基础上,再借助语言,人脑可以对客观的事物进行抽象和概括的反映,即思维。上述过程就是人的整个认知过程。人在认知中所接受的信息经过大脑的加工,然后传导至下丘脑及其边缘系统,就产生了对这些信息的内心体验,表现在外就成了人的情绪。根据这些信息,大脑还会产生一个意志过程,即建立意图、编制活动程序、确定目标,然后调节和控制人体行为以实现目标。人的心理的产生必须具备三个基本条件:大脑、客观现实和人的实践活动。其中,大脑是产生心理活动的物质基础或者说硬件,客观现实则是产生心理活动的决定性因素或者说软件;而人的实践活动则是把上述两者联系起来的桥梁。就人本身的生物属性而言,人整个身心在不停运转的过程中,不能总是一帆风顺,而是会不同程度地呈现出一种周期性情绪起伏现象,在某些时候心理状态趋于异常。为什么正常的人也会间歇性地发生心理异常现象呢?
本文摘自 婚恋咨询网(太原圆成心理咨询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