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教育评价改革的难点和对策

(2022-12-23 08:45:10)
标签:

转载

分类: 教学教研

(此文作为中文核心期刊《上海教育科研》杂志的卷首语,发表于202212月刊上)

以教育评价改革为抓手,助力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越来越成为各方的共识。 为此,需要以问题为导向,排摸当前教育评价领域的痛点和难点,探寻破解的途径和良方。

教育投入是最重要的试金石。从现实情况看,教育公共投入方不足、投入分配缺少均衡性、区域之间投入差距较大等现象依然普遍。同时,进行教育评价时价值判断出现的偏差较大,“唯分数”“唯名校”依然普遍,也制约着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有效落地。对教育要求多、指责多,但帮助教育更好发展的生态和合力尚未形成。破解这些难题的基本路径是:把观念转变作为教育评价改革的关键,以教育现代化建设为抓手努力构建教育发展的良好生态;持续加大教育投入,办出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教育;加大教育督政的力度,促进各级党委和政府对教育工作评价的转型。

优质均衡的教育是坚持立德树人、凸显“五育融合”的教育,是高质量发展的教育。它不是在现有教育模式基础上的修修补补,而是在新的教育观念下的育人方式重构、课程结构再造、教学流程重塑。很多学校对此的认识不够,缺乏对教育转型发展路径和方法的思考与实践探索。当前,促进学校有序发展的教育质量保障制度还不健全,在教育质量标准、教育质量监测、教育质量评估、学校评价反馈应用、教育质量保障机制等方面还有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要让学校健康有序发展,需要加快建立和完善各学段的教育质量标准体系;细化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质量监测框架,健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的体系;进一步完善学校评估制度,并建立教育质量监测、学校办学评估等结果的公开发布机制;促进学校加快从管理向治理的转型,建设依法办学、自主发展的现代学校制度。

教师是促进教育评价改革的关键。但基于专业标准的教师发展性评价体系尚未完全构建起来,依据班级学生的学习状况对教师进行间接评价的情况比较普遍,评价的随意性比较强教师评价改革的核心,一是建立促进教师全面发展的评价标准和指标体系,突出教学实绩以及在落实“双减”等工作要求下的改革探索,把师德作为评价的基本要求;二是关注教师在社会情感领域的各种需求,让教师有更多的获得感,能得到情感上的慰藉、安全感和归属感三是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教师荣誉体系,搭建专业成长阶梯,让每位教师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人生坐标和荣誉标杆。

在学生评价方面,当前最大的痛点是缺乏“量体裁衣”的学生评价标准,用“一把尺子”来衡量所有学生的情况依然普遍。各方都在探索结果评价的改进、过程评价的强化、增值评价的探索和综合评价的健全,但能将上述四种类型的评价整合起来形成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尚未建立,学校教育虽积累了大量关于学生成长各方面的数据,但大多未能被利用。学生评价的核心,一是能为学生营造出安全的学习环境,将学生情感上的安全感作为他们智力、身体、情绪成长的基石,获得成功、幸福、健康的终身保障;二是站在人终身成长的角度来看待每个学段的教育,构建大中小幼一体化的学生评价体系;三是深化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着力将各类评价信息和证据转化为可以分析和研究的数据,为每一位学生提供尽可能丰富多元且精准的“画像”。

用人单位在选人方面,比较突出的倾向有两个:一是“唯名校”,二是“唯学历”。既造成了人才的高消费和教育资源的浪费,也导致“文凭主义”“过度教育”等现象的盛行。在用人方面,人岗不适、缺乏有效的激励、户籍和编制受限、淘汰机制不健全等现象也普遍存在。要改变这一局面,首先,深化劳动力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改革;其次,科学客观公正地评价各类专业技术人才;最后,充分利用大数据,为每一位求职者提供更加精细的职业素养、学习潜能、个性特长、品德修养等方面的信息,让用人单位尽可能全面了解应聘者的实际水平和能力。

问题逐渐明晰,破解的路径和方向也已找到。 接下来,就是要针对具体问题,一一深化研究和实践推进。

[转载]教育评价改革的难点和对策

[转载]教育评价改革的难点和对策
(我的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