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师生聚会对话感悟反思 |
分类: 师生之间 |

启示:久别重逢,学生最在意的就是老师是否还认得自己,最感动的就是老师还能说出他们的名字。想当年,自己作为班主任对学生的投入和付出是最多的,所以学生的名字是不会随便忘记的。因为对学生投入越多印象就肯定越深刻。在学生看来,老师能说出自己的名字,起码说明老师心目中还有这个学生,这既反映了师生之间当年所建立的深厚情感,也是对学生的一种尊重和认可,同时也体现了老师对待学生是公平的,并非只记住了当年的优秀生而忽视了一般的中等生或学困生。
对话2:“张同学,现在做什么生意呀?”“我现在帮人家合伙做糕点卖。”“生意还可以吗?”“感觉还不错,挺好的!”说话中显然充满自信和满足感。
启示:所谓行行出状元,八仙过海,各显神通,适者生存。高中毕业后,并非每个学生都有能力考上理想的大学。如何看待自己的职业与社会价值,关键要有合理的定位和良好的心态。如果错位比较或者是盲目追求,只能跟自己过不去。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就行了,其实知足常乐也是一种幸福。
对话3:“陈同学,这些年你在干什么?”“毕业后早期从事外贸工作,但近年主要任务是陪读。”“陪谁读?”“陪自己的儿子读。”
启示:本来这位学生做外贸生意一直很顺利,业绩也很理想。但自从有了小孩以后,更多的精力却在关注儿子的成长。特别是发现孩子有数学天赋之后,更是毅然放弃了大部分的外贸业务,而把主要的精力放在培养下一代身上了。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长的陪伴和教育是至关重要的。有些家长在这方面却有不同的选择,父母都在外面做生意,把教育小孩的责任完全推给学校。在这些父母的心目中,只要有了钱,一切问题都能解决,孩子最需要的就是钱。完全没有意识到:虽然有了钱财,却丢了人,这又何苦呢?赚那么多钱又是为了什么呢?
对话4:“黎同学,你的小孩现在多大了?”“已经上初一了。”“感谢老师多年的教导和付出!现在当了父母才真正读懂老师当年的用心良苦。教好一个小孩都不容易,何况老师要教好五十多个学生。”
启示:由于阅历和经历的原因,中学时代学生所处的年龄段是不能完全理解老师的用心的,有时候甚至会对老师的批评教育产生反感和对抗,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作为老师,对待学生的不良反应只能采取宽容和理解的心态。教育就是为学生服务,教育就是引导和帮助,理解与宽容也是一种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