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广电战略转型“三才观”之四——人和观

(2012-02-03 09:17:13)
标签:

中国

三网融合

中广

有线网络

广电

it

分类: 中广互联
 
中广研究原创方法论系列之四
来源:中广互联独家 作者:林起劲 作者单位:中广研究
 

  本文观点源自中广研究《2011-2012中国三网融合产业研究报告》

 

  三网融合战略研究的复杂性

  中广研究认为:三网通和涉及复杂的监管问题、体制变革、技术升级、用户消费习惯迁移、产业治理结构变革以及商业模式变化等问题,其复杂性超出了常规研究思路的范畴。因此,常规的研究思路无法针对三网融合问题真正进行战略梳理和澄清!中广研究借鉴传统智慧及现代经济学理论,针对本土三网融合特色提出了原创的“三才观”方法论与分析思路。

 

  广电战略转型中的“人和”观:

  “人和”在这里指的是与“人”有关的意识、能动性、认知和认可、态度与士气等因素。中广互联可将上述“人和观”用于广电三网融合的战略分析之中。

 

  广电在“人和”方面面临严重的不利因素:

  在广电内部“人和”方面:

  部分地区实行台网分离的同时,缺少可行的交易结构或利益协调机制,导致有线网络公司与广播电视台之间逐渐产生各种矛盾纠纷;多数广电企业市场化意识和竞争决心不足,部分广电企业甚至还寄期望于长期的政策保护;广电企业长期处于政企合一的体制,公共事业与商业服务共同运营,在三网融合形势下可能引发内部冲突;广电全国性整合中部分地区可能出现过度的行政干涉,加上未来可能的国家级网络公司、运营机制定位不明确,其间引发的不确定性因素太多,对管理层及基层运营团队产生不利影响;有线电视、卫星电视、地面电视乃至CMMB之间在实际运营层面存在冲突,容易形成内耗。

 

  在与合作伙伴的“人和”方面:

  广电监管当局三网融合发展路线不清晰,公开性不足,降低合作伙伴信心;广电部门在技术标准、上游设备(如CMMB芯片)采购等方面的决策流程上,透明性不足,打击合作伙伴积极性。

 

  在与竞合对象(电信体系)的“人和”方面:

  过于依靠政策压制,同时缺乏开放合作空间,降低了三网融合的操作空间与潜在合作可能。

 

  中广研究认为,广电行业应协调“人和”。具体思路如下:

  有线网络和广播电视台要理清广播电视台与有线网络之间的商务协作关系,并以用户体验提升以及文化创新为目标探索合理的协作机制。应该尽快将公共事业与商业化运作合理分开,或理清界限,对两部分机构以不同机制分别监管,以促进专业化团队建设,并明晰外部接口。在广电体系内部加强教育灌输,认清行业发展趋势(包括监管趋势、运营趋势),以为未来整合提供相对较好的“人和”环境。在地缘政治与文化不可忽略并且各地有线网络、业务发展极不平衡的情况下,国网络公司没有必要以实现全国性网络整合为短期发展目标,目前应将其定位于全国有线网络互联互通、战略协作的推进者;未来条件更加成熟时可以经济手段推进区域性乃至全国性整合。在各地省网推进方面,对于优势企业与产业参与者(包括内容提供者和网络运营商),要通过一定的政策和经济手段给予支持,通过放大其竞争优势和经济效益实现榜样效应,带动其它企业跟进,最终以经济手段推动行业整合。

 

  在与合作伙伴的“人和”方面:

  加快制定行业三网融合发展策略规划,并将其公诸于众,提高信息透明度;在加大行业资源整合与外部协作时,在决策流程上加大透明度,以获得更多外部资源支持。

 

  在与竞合对象(电信体系)的“人和”方面:

  向电信企业探索长期共存、开放合作、共同发展的竞合思路,以形成相对合理的竞争秩序;与电信企业的市场竞争,要有理有据,在阶段性发展中不碰触其底线,以降低未来的政策不确定性。

 

  与政府的“人和”方面:

  结合地域政治与地域文化需求,以积极的文化创新及产品创新促进家庭和谐、社区和谐及社会进步;真正以社会进步和各层大众需求为出发点,确立“大文化产业”发展使命及愿景。

 

原文链接:http://www.sarft.net/a/38657.aspx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