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色艺名妓文化 |
分类: 中国古代色艺双绝的名妓 |
北宋著名词人柳永,是婉约派最具代表的人物,在词史上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但很多人不知道柳永的现实生活,尽情放浪于青楼之间,名妓们都以柳永所赐的词来抬高身价。作为明星级别的风流才子,自然是阅女无数,他的爱情归于何处,与他以夫妻名义生活的是哪位名妓呢?
自古以来,文人墨客多风流,这都是司空见惯的事情了。但若论风流,人生之坎坷,词坛里面恐怕无人能超过柳永了。他由追求功名转而厌倦官场,沉溺于旖旎繁华的都市生活,写出了大量描写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的词。柳永,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称柳七。他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留下了一段佳话。他是宋仁宗时期的景祐进士,官屯田员外郎。因其才高气傲惹恼了仁宗,最终不得重用。可叹柳永小时候被称之为神童啊,一腔报国热血逐渐冷淡下来,放弃了官场仕途,漫游名妓之家以填词为业,靠妓女们提供衣食生活。
文人纵然有太多的浪漫,也无法改变自己的现实生活,柳永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连个栖身的场所都没有,哪个女人愿意嫁给他啊。这个世界上有多情的男人,也有痴情的女人,爱上柳永的就是色艺名妓谢玉英。在杭州的妓院里,无人不知谢玉英,在十五岁的时候,就已经艺压群芳了,她色佳才秀,最爱唱柳永的词。人生若只如初见,话说柳永任馀杭县令,在途经江州时,结识了谢玉英,见其书房有一册“柳七新词”,都是她用蝇头小楷抄录的。因而与她一读而知心,才情相配。临别时,柳永写新词表示永不变心,谢玉英则发誓从此闭门谢客以待柳郎。
柳永将这个约定埋在心底了,他希望能做出业绩,在官场上威风八面。按理说柳永知天命之年做官,应该做事老练圆滑才对,只是他桀骜的性格,注定了屡遭排挤,一身的才华与学识,一直未得施展。虽然之后结识了很多的名妓,但心里仍对谢玉英念念不忘。柳永做馀杭县令三年了,就要返回京城了,到江州与谢玉英相会。只是没想到,谢玉英又开始接客了,我们可以想象柳永的心情是多么惆怅啊。一句“见说兰台宋玉,多才多艺善赋,试问朝朝暮暮,行云何处去?”道尽了柳永的辛酸,三年前的恩爱,如今再也寻不见。
柳永当时的感受,可能未能考虑到谢玉英的境遇。要知道三年的时间,足可以将一个人的棱角磨光,生活的现实逼迫谢玉英重操旧业。谢玉英纵使有超人的技艺,不展现自己,又如何生存下去呢。当年刘永走后,可怜的谢玉英傻傻地等,没有经济来源,生活日渐凄苦,无奈抛弃誓言。可如今看到柳永赋在墙上的词,内心极度愧疚,未守前盟定会令柳永失望,做人怎么能言而无信呢。谢玉英当即卖掉家私,一路赶往东京追随柳永。
回到京城的柳永,内心极度矛盾,在希望与落寂中,更是难忘与谢玉英悲痛的爱情。他表面上鄙视功名,内心却是渴望高升,可总是不能如愿。或许,只有在歌妓那里才能体现柳永人生的价值吧,填词成为了他最快乐的事情,一些名妓因此而走红,柳永衣食丰足乐在其中。话说回来,谢玉英几经周折,终于在东京名妓陈师师家找到了柳永。当时的柳永甚感意外,没想到谢玉英会追随着他,种种情怀难以诉说,在了解真相之后,柳永和谢玉英又好上了。谢玉英与陈师师协商好了,就在她家的东院住下,与柳永如夫妻一般生活,他们的爱情离别与归思,极富感染力。
晚年的柳永,完全放下了政治仕途,整天泡在青楼里与歌妓打得火热,他一生尽情放浪多年,最终身心俱伤,死在名妓赵香香家。值得一提的是,刘永死后并无人过问,因为他没有家室也无财产,是谢玉英、陈师师一班名妓念他的才学和情痴,凑一笔钱为他安葬。出殡时,东京满城名妓都来了,半城缟素,一片哀声。谢玉英为他披麻戴重孝,两月后因痛思柳永而去世,陈师师等名妓将她埋在了柳永的身旁。可是他俩死后亦无亲族祭奠,于是每年清明节,歌妓都相约赴其坟地祭扫,并相沿成习,称之“吊柳七”或“吊柳会”,亦称为“群妓合金葬柳七”。
后人感动于刘永和谢玉英的爱情,有诗题柳永墓云:“乐游原上妓如云,尽上风流柳七坟。可笑纷纷缙绅辈,怜才不及众红裙。”如今去位于武夷山的柳永纪念馆,仍可看到这首诗。爱情还需不懈追求,爱的真切,才可见万古风流。(未完待续)
梁迎春
2012年7月29日23点57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