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再去鲸鱼沟

(2018-05-08 11:54:13)
标签:

自然风光

观光

随拍

图文

再去鲸鱼沟


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去过一趟鲸鱼沟,那是应同学之约骑行而去。

按照约定,我骑车带着女儿和妻子,拖家带口,一路疾行,从东郊赶往集合地——和平门。到了那里,根本不见了同学的踪影。印象中我好像是到晚了,怪不得同学,他们也许等不及都走了吧?

心想,兴许会在鲸鱼沟找到这帮同学。调转车头,急忙朝鲸鱼沟方向赶去。可当满头大汗地赶到了鲸鱼沟,偌大的景区,哪里能看得到同学的身影啊!此次同学游彻底“沦为”了居家游。

过后,见到同学谈及此事,他们一伙儿当然去了鲸鱼沟,只是没等到我就走了。而且,他们还在鲸鱼湖里游泳来着。闻言,一种遗憾的感觉油然而生。

其实,要是从东郊直接到鲸鱼沟比进城再折返而去要近得多了,可现在也不知道当时是咋想的,进城往返二十多公里,把个把小时不见了。也许是没有去过,结伴而行好认路?再则就是赶过来好凑热闹?

鲸鱼沟风景区主要有鲸鱼湖和竹海两大景观,现今又新增加了一处报恩寺。鲸鱼湖又叫红旗水库。

再上鲸鱼沟,感觉到了如今的年龄,回想起当年的骑行劲头也是怕怕的。再说,那年月也没有现在这样发达的通讯手段呀,也没有“自驾游”一说呀,不然也不会被“撩之”了!这真是此一时彼一时,岁月不待人,时代在进步,今非昔比了!

 

再去鲸鱼沟


↓鲸鱼沟风景区位于白鹿原狄寨镇南2公里,为灞桥区与长安区交界,距西安市中心有25公里车程。

鲸鱼沟之名说是源于民间神话“共工触山”的传说。说远古时,水神共工,不可一世,怒触不周山,撞漏了天河,人间成了一片汪洋。一对鲸鱼驮着77个百姓游到白鹿原上安家落户。其间,女娲补天,天水退却,百姓安居乐业。之后,鲸鱼分由灞河、浐河回游至东海,却留下了永远的鲸鱼沟。

其实,鲸鱼沟原名荆峪沟,其名源于荆山。峪是山的出口,秦岭有72峪。荆峪沟并不是山的出口,而不能称峪。其不在72峪之列,只可称之为沟。

    鲸鱼沟横卧在白鹿原上东南至西北走向的一条沟壑,长有30.3公里,深在80——210米。沟浅岭低,而越往下游汇集的雨水量就愈大,沟壑被冲刷的就愈来愈深阔了。鲸鱼湖就处在鲸鱼沟下游,是两座相连的水库湖泊。鲸鱼沟是浐河的一条支流,在灞桥区高桥村西3公里处汇入浐河。

再去鲸鱼沟


↓瀑布  落差有10多米。还清楚地记得,当年两口子带着两三岁大的女儿在瀑布旁来了张合影。 

再去鲸鱼沟


↓竹海密林长廊  原本的土路,现在已是木栈道了。竹林遮天蔽日,绿意盎然。 

再去鲸鱼沟

再去鲸鱼沟

再去鲸鱼沟

再去鲸鱼沟

再去鲸鱼沟

再去鲸鱼沟

再去鲸鱼沟

再去鲸鱼沟


↓奇石林  是由十余块大小不一的石头组成,状如生姜,故名料姜石。料姜石是钙质结核,主要形成于黏土质的地层中,形成在十几亿年前到第四纪风成黄土中。  

再去鲸鱼沟


↓竹林小屋  

再去鲸鱼沟


↓关中竹海  面积近千亩,是关中乃至西北地区最大的原生态竹子生长区。这里的竹子属于刚竹,又名桂竹,金竹,是禾本科竹亚科下的一个属,耐寒耐旱,品质极佳。  

再去鲸鱼沟


↓翠园  

再去鲸鱼沟

再去鲸鱼沟

再去鲸鱼沟


↓药师殿  

再去鲸鱼沟


↓鲸鱼湖  属于滑坡形堰塞湖,深29米,宽10米,长3公里,蓄水量达518万立方米。

再去鲸鱼沟

再去鲸鱼沟

再去鲸鱼沟


↓报恩寺

再去鲸鱼沟

再去鲸鱼沟

再去鲸鱼沟

再去鲸鱼沟

再去鲸鱼沟

再去鲸鱼沟


↓绿水青山  

再去鲸鱼沟

再去鲸鱼沟

 

相关文图链接:

品味柴火鸡 再逛影视城

逛白鹿原民俗文化村

探游白鹿原影视城

探游白鹿原影视城(续

再上王顺山

游昆明池七夕公园

春游东湖

纳凉西安湖

闲转芷阳湖

雁鸣湖

张良庙的拐拐竹与石牛

雨润翠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昭化古城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