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游昆明池七夕公园

(2018-03-23 18:23:07)
标签:

旅游

观光

随拍

文图

游昆明池七夕公园

游昆明池七夕公园

 

诗经里小镇出来,向东南方驱车6.8公里就到了昆明池七夕公园。两园的直线距离仅3.2公里,于2017928日建成开园。

昆明池号称为“神州第一池七夕起源地”。史载:汉武帝元狩三年(公元前120),为训练水师,在长安斗门镇一带,开凿了昆明池,池中刻置石鲸,两岸刻置牛郎、织女,以象征天河。千古爱情佳话牛郎织女的传说最早起源于此。

这里,在有着两千多年的昆明池原址上,遗存着历史上形成的低洼库盆区,其土壤坚硬且防渗,又是斗门水库区。于是,综合利用这些有利条件,在20156月开工,历时两年多建成了昆明池七夕公园。园区占地面积2255亩,其中水域面积707亩,仅是昆明池整体水面的1/20

昆明池项目总体规划面积30.43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为10.4平方公里,是杭州西湖的1.63倍。

周末,来这里的私家车连绵不断,一连两个去往停车场的路口都被交警指挥不得入内。继续前行,终于让开进了第三个临时停车场。硕大的停车场几乎停满了车辆,要兜着圈子寻找空位。看得出来,七夕湖依然是人声鼎沸。

 

 

↓七夕公园云汉广场

游昆明池七夕公园

游昆明池七夕公园

游昆明池七夕公园

↓去年,国 庆 节后来这里时,云汉广场上的汉武大帝群雕尚在建设中。 游昆明池七夕公园

↓雕塑《西域胡舞》  汉代,通过丝绸之路,中亚、西亚的乐伎、杂耍艺人纷纷涌进汉宫,前所未有的民族大融合以及技艺的碰撞,使得汉代乐舞更加丰富多彩。 

游昆明池七夕公园

↓雕塑《丝绸交易》  西汉(公元前202~公元8年)时,由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以长安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联结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该道称为“丝绸之路”,也称“西北丝绸之路”。

游昆明池七夕公园

 

↓雕塑《百戏——转碟》  百戏是中国古代汉族民间表演艺术的泛称。“百戏”一词产生于汉代。

游昆明池七夕公园

 

↓雕塑《百戏——弄壶》

游昆明池七夕公园

 

↓雕塑《百戏——俳优》  俳优的特点是以语言为手段,以娱乐为外衣,以讽刺为生命线。俳优和相声之间有相似之处,且存在着一定的渊源关系。但二者之间并不能简单的画上等号。

游昆明池七夕公园

↓雕塑《百戏——高橦》 

游昆明池七夕公园

↓雕塑《陶器交易》  陶瓷是陶器和瓷器的总称,是中 国古代伟大的发明。早在一万多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晚期,中 国就出现了陶器。3000多年前的商代,一出现了原始的陶瓷。经过1000多年的发展,东汉就可烧制出成熟的瓷器。陶瓷与原产于中 国的丝绸一样,成为当时一个强盛文明的象征。

游昆明池七夕公园

 

 

↓雕塑《兽皮交易》

游昆明池七夕公园

↓雕塑《汗血宝马》  是世界上最古老、人工饲养时间最长的马种之一,主要在土库曼斯坦、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中亚国家繁衍生息,传说它脖子流出的汗呈血色,故得名。  

游昆明池七夕公园

↓雕塑《王昭君》  王昭君(约前52年——约前15年),名嫱,字昭君,乳名皓月,汉元帝时期宫女,西汉南郡秭归人(今湖北省宜昌市兴山县人),汉族。中 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公元前33年被派到匈奴和亲,把中原文化传授给匈奴人,劝呼韩邪单于不要发动战争。出现了汉匈间和睦相处,60年无战事的和平局面。

游昆明池七夕公园

↓ 铁艺变形金刚游昆明池七夕公园

 

↓回望,舰船造型倒像是木塔。

游昆明池七夕公园

 

↓“青花瓷韵”花灯游昆明池七夕公园

 

↓雕塑《纸婚》  纸婚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婚后第一年,关系并不稳固,薄如纸张。二是一纸婚书。

散布在游行步道旁的二十六婚雕塑,解说着爱情的真谛。游昆明池七夕公园

↓雕塑《棉婚》  结婚的第二周年称为棉婚。取义于棉布的细软、娇嫩,有一种温柔、纯洁、自然、舒适和贴心,并需要夫妻二人精心呵护。 

游昆明池七夕公园

↓雕塑《皮婚》  结婚三周年之婚(或为皮革婚),像皮革一样有了韧性。该雕塑反映的是传统民间戏剧皮影戏,说的是汉武帝思念故去的爱妃李夫人的故事。大臣李少翁以棉帛、涂料制成李夫人影像,入夜围方帷,张灯烛,恭请武帝观看,以消解思念李夫人的悲伤之情。这个载入《汉书》的爱情故事,被认为是皮影戏最早的渊源。

游昆明池七夕公园

↓花果婚  结婚四周年为花果婚。喻示着两个相爱的人,结合到一起,有花有果,有酸有甜。花可凋谢,果可坠落,但岁月不老,日月常新,来年再花再果,仍然生生不息。比喻夫妻不管生活中经历多少烦恼和快乐,彼此的爱情却长青不衰。雕塑以牡丹和石榴为主题,表达爱情绵延、子孙延续的美好祝愿。

游昆明池七夕公园

↓木婚  结婚五周年为木婚。婚姻关系已然是木已成舟,有了“木”一样的特质,舒展、宽容而又温和。雕塑寓意永结同心。

游昆明池七夕公园

↓糖婚  结婚六周年为糖婚。指婚姻生活依然保持得像蜜糖一样甜蜜。 游昆明池七夕公园

↓雕塑《象牙婚》  结婚十四周年为象牙婚。 

游昆明池七夕公园

↓雕塑《水晶婚》  结婚十五周年为水晶婚。

游昆明池七夕公园

↓雕塑《瓷婚》  结婚二十周年为瓷婚。 

游昆明池七夕公园

↓雕塑《银婚》  结婚二十五周年为银婚。

游昆明池七夕公园

 

 

↓铂婚  结婚七十周年为铂金婚。雕塑为四世同堂其乐融融的情景,儿孙满堂,天伦之乐,幸福美满。

游昆明池七夕公园

 

↓鹊桥仙  雕塑取材于同名曲牌《鹊桥仙》。东汉泰山太守应劭所著《风俗通》记载:七夕,织女当渡河,使鹊为桥。 宋代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词曰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游昆明池七夕公园

游昆明池七夕公园

↓栈桥游道  

游昆明池七夕公园

↓卷云台望云卷云舒  昆明池是汉武帝在上林苑之南引沣水筑成,是为了练习水战之用,后成为泛舟游玩的场所,至唐末宋初年间逐渐干涸。

游昆明池七夕公园

 

↓七夕湖

游昆明池七夕公园

游昆明池七夕公园

游昆明池七夕公园

游昆明池七夕公园

游昆明池七夕公园

 

↓雁落长廊长相思  

游昆明池七夕公园

 

↓仙留长廊白首行

游昆明池七夕公园

 

↓湖岸上是“灵波剧场”  

游昆明池七夕公园

↓鹊桥  桥东侧为织女渡,桥西面是牵牛津。

游昆明池七夕公园

游昆明池七夕公园

 

↓泛鹢台登舟亲水,落霞坞凭栏观鱼。

游昆明池七夕公园

游昆明池七夕公园

游昆明池七夕公园

游昆明池七夕公园

游昆明池七夕公园

↓雕塑《贺牛生日》  农耕时代,牛是中 华民族善良、敦厚、勤劳的象征。“贺牛生日”是七夕节的习俗。传说西王母用天河隔开牛郎织女后,金牛星下凡的“老牛”,让牛郎把它的皮刨下来,飞渡天河,与织女相会。人们为了纪念老牛的牺牲精神,便有了在七月初七这天“为牛庆生”的习俗。

游昆明池七夕公园

 

↓织云阁品御宴珍馐之地。

游昆明池七夕公园

↓自香阁 

游昆明池七夕公园

 

↓儿童乐园游昆明池七夕公园

游昆明池七夕公园

 

↓月老石  月老,民间又称月下老人,是中 国民间传说中主管婚姻的红喜神,即媒神,是天庭的一位上仙。  

游昆明池七夕公园

 

↓祈愿广场

游昆明池七夕公园

 

↓汉代陶牛郎织女画像砖 

游昆明池七夕公园

↓陶喇叭裙女俑 57公分西汉(公元前202——公元9年)

游昆明池七夕公园

 

↓陶伏羲女娲双龙画像砖  东汉(公元25——公元220年)砖的上部为一座双阙式建筑,左有一执笏官员,躬身迎接,阙内一人跪拜;右为伏羲女娲二神,其尾相绕后延至砖的下部,化为一对巨龙。

游昆明池七夕公园

↓陶仙人骑鹿画像砖  东汉(公元25——公元220年)  画面右端为一双髻女子骑在鹿上,左端是仙人,头长双角,其颈、臂、腿部有羽毛,右手托盘,左手前伸。

游昆明池七夕公园

↓昆明池石鲸

游昆明池七夕公园

↓向月亭

游昆明池七夕公园

 

相关文图链接:

诗经里小镇

国庆浅游汉城湖

游汉城湖

春游东湖

春来杭州——漫游西湖

春来杭州——漫游西湖(续

游兴庆公园随想

闲转芷阳湖

纳凉西安湖

游未央宫遗址公园

汉长安城长乐宫遗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诗经里小镇
后一篇:皇泽寺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