瀛海水泥硬闯贺兰山,是谁在做戒律的默许?
(2010-11-06 16:10:22)
标签:
阿拉善左旗水泥项目瀛海国土厅新型干法水泥财经 |
分类: 新浪杂文 |
梁石川
水泥业作为高能耗、高污染且产能严重过剩的行业,近几年一直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点对象。而记者在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左旗采访时发现,一个按国家规定不得开工建设的水泥项目,在自治区国土厅明确表示不予审批项目用地的情况下,企业竟称“国土厅不批也要建”,强行顶风上马,使得宏观调控政令和土地管理法律法规成为一纸空文。(新华网11月03日转自经济参考报的消息)
“内蒙古一违规水泥项目顶风上马,叫板国土厅不批也要建。”标题,很吸引人。被当地居民称之为“霸王西征”------硬闯贺兰山麓的“阿拉善左旗瀛海建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瀛海水泥)建设的水泥项目,对外虽说要建“日产2500吨熟料新型干法水泥的生产线”,但它在内蒙古自治区的国土资源厅没有通过。“自治区国土厅明确表示不予审批项目......”
国土资源厅没有批,但瀛海水泥却在继续“霸王西征”。据称,该水泥公司是宁夏水泥行业的龙头,有中宁、银川、灵武三个水泥公司及七个全资子公司,集团资产总额达6亿元,其新建的这条“日产2500吨新型干法旋窑水泥熟料生产线,已在8月正式开工建设。”
“偌大的建设工地,塔吊林立,钢筋、砂石堆积如山,挖掘机、推土机穿梭往来......”据说,该项目的建设引起了当地民众的担忧。他们怕造成当地环境污染,对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生态造成破坏。但胳膊却扭不过大腿,施工人员说,整个生产工艺中最关键的主体工程水泥回转窑已完成混凝土回填,用钢条“编织”起来的型料仓正在“长高”,大宗设备已完成订购,即将陆续进场,项目已完成投2000多万元。
国务院、发改委、工信部等相关部门对水泥等污染项目的建设有明确的规定:“对2009年9月30日前尚未开工的水泥项目一律暂停建设并进行一次认真清理,对不符合上述原则的项目严禁开工建设”、“对各省市自治区(2009年9月30日前)已核准未开工的水泥项目,一律不得开工建设;确有必要建设的项目,须经我委组织论证和核准”、“对2009年9月30日前尚未开工的水泥项目的清理,坚决停止违法违规项目建设,对违反土地等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造成水泥项目违规建设的,要落实问责制”......因此,经济参考报肯定地说:“正在大张旗鼓抢建的阿拉善左旗瀛海水泥项目,既未按规定通过国家发改委的项目核准,又无内蒙古自治区国土厅的项目土地审批,是一个彻头彻尾的顶风违规项目。”
问谁的责?戒律是戒律,规定是规定,瀛海水泥还是瀛海水泥。霸王硬上弓,继续要西征?字面上挑毛病,改变不了一些实质的东西。投资如此巨大的项目,如果不是有人“默许”,笔者想即便是借瀛海水泥个胆,它也不敢去胆大妄为,冒天下之大讳去自筹资金,铤而走险。因此,当有人说该企业是在顶风叫板,把“生米煮成熟饭”,只要脑袋瓜里不是糨糊的人都会想到,宁夏的企业跑到内蒙古发展,内蒙当地政府不支持,不默许,不给予优厚的政策,傻瓜也不会跑到贺兰山去当“袁(怨)大头”。
因此,笔者以为再光面堂皇的说辞不能改变的一个事实,那就是地方利益与国家政策与相关法律相当顶牛时,有些地方政府想的最多的还是自己的利益。所谓的国家利益,都被他们当做耳旁风吹了。于是,形成一种坏格局,当中央政府的政令到了地方变成“一纸空文”的时候,各省下给市县的指令也变成了“废纸”。因为大家都在打自己的小算盘,过自己的小日子,只有中央政府财政给下面拨款或者有其它好事时,他们觉得有利,这些人才会想到中央政府的英明。
大红灯笼高高挂,阿拉善盟的相关领导,早已经把瀛海公司当做最亲的亲家。据报道透露,9月7日,阿拉善盟主要负责人在阿拉善左旗领导和有关部门负责人的陪同下,深入瀛海公司调研,详细了解水泥生产线项目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责成相关部门要高度重视,积极做好协调工作,为企业搞好服务。并提出了“对于重大项目实行特事特办”,开通“绿色通道”,“国家限制的项目,适当变通,争取项目开工建设”。
既然调子已经定好,不管该区内国土厅批不批,都要建,项目先建起来再说;生米煮成熟饭,企业即使是违法占地,国土部门也只能认可现状,给企业补办手续。有了这样的上方宝剑,瀛海水泥还怕谁?他们早前心中对投资的所有担忧都变“大干快上”的动力,该企业负责人大脑袋一挺,桌子一拍,阿拉善盟的“圈地动运”便开始了。据称,该企业共圈地420亩,每亩补给居民864元。
项目违规上马,让内蒙古阿拉善盟把国家政策流于形式,成为一纸空文,虽然这样的事情,在中国大地上并不新鲜,但它却给中国的宏观调控政策造成了极坏的影响。报道引述中国水泥协会专家的话说,阿拉善左旗周边各地几年来都上了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几乎找不到一块空白的地方。整个阿拉善盟人口20万,该盟的水泥产能已经达到250万吨,按照工信部划出的人均熟料水泥产能1000公斤的停批新线,该地区的水泥产能已远远超过这个标准。在此背景下,有的企业却还在一味贪大甚至不惜违规顶风上马水泥项目,令人堪忧。
“在此背景下,有的企业却还在一味贪大甚至不惜违规顶风上马水泥项目,令人堪忧。”没错,这样的违规顶风操作是令人堪忧不止,但是当国土资源部执法监察部门的相关负责人毫不讳言地说出:“土地违法面广量大,花样迭出。中央政令在一些地方成为一纸空文,违法用地加大了当前宏观调控的难度”的时候,笔者突然哈哈大笑,因为“阿拉善左旗周边各地几年来都上了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几乎找不到一块空白的地方......”
就此而言,问题就变得十分的复杂了,也就不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袁钢明所说的:“瀛海水泥项目在违法用地上与自治区国土厅几乎是公开叫板,影响很恶劣,其公然挑衅的不仅仅是土地管理法规,甚至是宏观调控政策。”因为,阿拉善左旗的水泥企业叫板的不是内蒙古国土厅,因为这个国土厅其实,不光会“叫爹”,早已经成为该地区水泥企业的“帮凶”,要不然就不会出“阿拉善左旗周边各地几年来都上了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几乎找不到一块空白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