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呐喊及政府的脸面

标签:
政府网站脸面笔者cnnic鲁迅杂谈 |
分类: 新浪杂文 |
鲁迅、呐喊及政府的脸面
梁石川
笔者的书房里没有装空调,用的是一个很古老的风扇。论质量,我敢说它比现在家电市场的那些塑料制品强了许多。面对这台已经有十年之久的风扇,笔者有时会劝慰自己,心静自然凉,那种心态是不是有鲁迅笔下的孔乙己思想,不好说。不过,现在有人认为鲁迅与时代的格局有些背道而迟,呐喊之声有些刺耳,迎逢的学者“砖家”和教育界的精英,极力在剔除鲁迅在中学语文课本里的一些教育过吾辈做人的文章。
或是有人认为我们的社会已经达到某种的高度,不需要人再来“呐喊”,连《背影》也不合适宜了。但这种文化的“封杀”,却并没有引起人们的共鸣,像发表自己的高见,建议删除国学大师朱自清《背影》的某教授,在人们的谩骂与讽刺中偃旗息鼓。
这时笔者在想,人们热议鲁迅,其实无非是想让他这样的思想家和文学巨匠发出“呐喊”,继而促进社会的进步,同样也需要朱自清的美文来陶冶情操。而此时,鲁迅文学作品中的“小”,也就高大起来:扶正攻邪,匡扶正义。
天热的不行,让笔者有了一些胡思乱想的毛病。也难怪,夏秋之交,一场场暴雨引发的洪水泛滥,让人有些焦躁不安。据新华社报道,截至8日21时,甘肃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造成127人遇难,88人受伤。据初步统计,失踪人员1294人。这与在网路的争吵不同,天灾带来的一组组让心痛的数字,就是人们在心里默念多少次祈祷与祝福,也无法弥补灾区人民失去亲人与家园的痛苦。
笔者的书桌对着窗外,昨日的一场暴雨,洗刷掉我居住的城市里的许多污垢,太阳还没有出来,阴霾还没有散尽,但笔者仿佛看到温总理一脚泥,一身汗与灾区人民在一起,广大解放军与武警部队的官兵和灾区的干部群众,还奋战在抗灾的一线。那场景真的十分感人。
其实,这篇博文已经改变了笔者写作的初衷。笔者原本是想夸赞广西壮族自治区公路管理局网站留言板块给我们所带来的欣喜的。当时,笔者正被重庆庆垫江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网站发布就业信息中学历调查一栏舍掉人们惯用的“高中、本科、硕士”,而改用 “文盲、天才、弱智”的“别出心裁”而笑的前仰后合。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公布最新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共有279万个网站,其中近8成网站的使用率非常低,几乎处于闲置状态。分析称,网站资源遭闲置主因有三:首先,大量闲置网站域名很难记,没有回头客;其次,网民认为网站可信度太低,没有订单;第三,部分网站缺乏营销推广、互动服务、客户管理等功能。
CNNIC的分析也许有些道理,但是却也忽略了另一个现实,那就是一些政府网站管理员“太懒”,或者网站不被领导重视,虽然挂着比如“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等醒目的标题,但却不见内容更新,给人一种“名存实亡”的感觉。比如山东某市检察院网站,笔者多次登录查询相关的法律知识,但是该网站从2009年4月3日发布最后一条信息后,就再也没有了动静。
与之不同,广西区公路管理局岗站就没有像其它地方的政府网站一样“长睡不醒”,连一块小小的留言板也做得有声有色,有问必答。且口吻通俗易懂,幽默风趣,没有官腔,管理员尽自己的能力去解决网友的困惑。比如有网友问道,“收费站是公路局基层临时单位,面对国家交通体制的改革,一两年或三四年就要面临失业的准备,何去何从好多人都很茫然,请管理员指点迷津”。管理员的回答说“你改变不了环境,但可以改变自己;你改变不了事实,但可以改变态度,心态最终决定你所处的高度。”
这样的沟通,或许能得到大多数网友的理解,因为这是体制现状所决定的一个事实。当然,中广网的这篇报道,也没有忘记对其它政府网站的批评。反问更多的政府网站,为什么会给大家造成门庭冷落的印象?受而不理,有问无答,该发布的消息没上网,该公开的信息找不到,群众的邮件无人阅,百姓的投诉无人看,常年和网友唱起空城计。
比起不作为,有的政府网站还乱作为,比如“不洗脸”照搬其他政府网站的内容,或者网站有一大堆谈美女的文章,而政务信息栏目却是空空如也,甚至两个地方整个网站都是100%雷同,试问如此政府网站,要如何网络民心呢?
政府网站和职能部门的网站成为摆设,这不仅造成网络资源的浪费,也让许多想了解当地政府信息的网民只能通过新闻报道或者传言来解读一个地方的经济发展与政策走向,难免会造成一些“断章取义”的“误会”。
对此,中广网这样说,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百姓的事儿难也难在认真二字,广西壮族自治区公路管理局的留言咨询就是一扇通往民心的窗户,从“管理员”这个虚拟的身影中我们看到了“百姓有所呼,政府有所应”的真实心态,有人说政府网站应该正规应该高姿态,但是正规并不等于打官腔,恰恰是低姿态的俯身才让我们看到高姿态的心态。
这时,笔者到以为,鲁迅并没有过时,许多社会存在的弊端许要有人站出来“呐喊”,但是做为宣传地方形象的政府网站,不可昏昏欲睡,因为那是一个地方以人为本,勤政为民的窗口,是面对公众的脸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