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旧《红楼梦》:旧版拍戏,新版拍钱
(2010-07-20 08:30:00)
标签:
《红楼梦》旧版巧姐宝玉贾府娱乐 |
分类: 新浪文化 |
梁石川
1987年,电视剧《红楼梦》在央视播出,一时间,“天上掉下个林妹妹”,走进千家万户,成为老百姓街头巷尾热议的话题。有人称赞,很入戏,“水做的女人”时尚语言和林妹妹的眼泪,给人们留下许多勾魂的片段。
23年后,新版《红楼梦》粉墨登场。该片亮相不久,各种争论更是纷至沓来。人们发现许多故事的情节变了,包括音乐等必要的影片效果也发生了质的变化,物皆全非。有人说旧的可为“精典”,新版,虽然融合了许多现代人的口味与审美,却让白天鹅变成了鸭。
在笔者看来,旧版《红楼梦》,多的是浓厚的古典情怀;新《红楼梦》却更多地揉合了娱乐资本,让古香浓郁的精典佳作,披上了艳俗和“色情”,那不是图的乐,赚的是实实在在的人民币或许有些许的港元和美钞。
旧《红楼梦》里的宝玉最终变为乞丐,结局“杯具(悲剧)”的让人有些不可思议。而新版《红楼梦》中宝玉这样的“公子哥”,却是金榜题名,喜剧的让人无法理解。
这是两个不对的结局:新版中,宝玉和贾兰参加科考,宝玉中了第七名,贾兰也考了第137名。皇上大悦,大赦荣府,贾珍、贾政能够继续世袭官位,而所抄贾府家产也全部偿还;旧版中,宝玉沦为乞丐后,中秋夜提着一只花灯走在桥上,没想被一队官府人马推倒在地,灯碎了(连这点最后的念想也没了)。这时湖上漂过来一只吹吹打打的花船,在船头焚香祭月的浓艳歌伎正是史湘云。
对照两个结局,有红学家指出,“宝玉是绝不可能考取功名的,因为他与封建制度格格不入。同时,皇帝也不可能对贾府大赦,因为曹雪芹的父亲当时被皇帝放了,并没有将家产归还,从这点来看,《红楼梦》中贾府也不可能得到大赦。”
另外,在新版《红楼梦》的大结局中,巧姐“出嫁”的情节占了不少篇幅。而巧姐最后也没有像旧版那样堕入青楼,而是跟着刘姥姥到乡下避难。而在旧版中,刘姥姥带着已长成少年的板儿,千里迢迢去找巧姐,最后终于在一家青楼打探到了她的消息。
有红学家认为,巧姐肯定被卖入了青楼,而且也是刘姥姥去救的她,这是研究红学的专家们都一致认可的。在新版中宝玉出家后,宝钗似乎并没有太过伤悲,镇静自若,她此时已怀了宝玉的孩子。而旧版中,被宝玉抛宝钗弃独自守寡。红学界有一种考证就是宝钗婚后还是处女之身,因为宝玉出于对黛玉的怀念,没有和宝钗同房,再说他们结婚的时间也不长,不可能就怀孕了。同时高鹗很封建,总是觉得应该有儿子来送终,但曹雪芹的本意不是这样的。
之所以出现这种差别,是因为新《红楼梦》沿用了120回的版本,虽然后40回评价不高,但编剧的出发点就是忠于原著。而旧版《红楼梦》则吸取了当时红学界的研究成果,舍弃了后四十回的主要情节。从这一差别来看,新《红楼梦》反而显得很保守,旧《红楼梦》的观念则相对更加“超前”。
在新《红楼梦》中,频繁出现的画外音被一致认为比较雷人。在第十五集中,宝玉从房间里追出来和黛玉说话,企图表明自己对黛玉的爱意,跟黛玉说让她“放心”,此时突然响起一个声音浑厚的画外音,说黛玉听到宝玉这番话,心里如何如何的感动。这一浑厚的画外音让很多观众惊愕不已,突兀的画外音把两人间细微的情感荡涤得一干二净。在前两三集中,为了交代故事由头,画外音出现得更是十分密集,难怪有人用“看图解说”来讽刺李少红。
有意思的是,在新《红楼梦》中,台词基本上都来自原著小说,有观众曾经拿着书对照过,结果显示,“演员们都照本宣科,李少红几乎是在做一部广播剧”,真是“太忠于原著”了。当然,由于原著小说中的一些词句比较生僻,这也导致很多观众“整不大明白剧中人物说的啥意思”。
早前在新《红楼梦》剧组公布片花时,就有人觉得蒋梦婕演有点太胖,没有林黛玉“我见犹怜”的气质。等到电视剧一播出,蒋梦婕版的林黛玉一出场,果然给人这种感觉。
显然,很多人依然更喜欢旧《红楼梦》中饰演林黛玉的陈晓旭,有观众认为:“陈晓旭演的林黛玉更具有林妹妹的气质。形象十分柔弱,而且举手投足都很有古典气质。蒋梦婕则太浅薄了一点,脸上看不出什么内容。”
在《红楼梦》中,少年和成年林黛玉都由蒋梦婕一人扮演,但是少年和成年宝玉则由两个不同的演员饰演,其中于小彤饰演的是少年宝玉。少年宝玉一亮相,其清秀俊朗的外形获得了不少观众的好评,但是也有观众表示,这个贾宝玉看着实在太像个孩子,所以和林黛玉眉目传情时,像是在搞“姐弟恋”,尤其贾宝玉暧昧地拉秦钟的手,让人觉得挺别扭,小宝玉和袭人“初试云雨情”的情节因此也颇为雷人。
邓婕在旧版《红楼梦》中饰演的王熙凤为观众所津津乐道,对于新版“凤辣子”,观众自然也格外期待。但新版“凤辣子”姚笛的首次亮相,气场明显不足。老版的邓婕一出场就给人不怒自威、八面玲珑之感,姚笛造型虽华丽,但举手投足间总有些牵强,表演的痕迹过重,刻意往“狠”、“辣”上面使劲,骨子里却依然温婉。
有网友总结,也许是因为上世纪80年代的时代氛围就比现在要更古典一些,所以经过培训,旧《红楼梦》中的人物就像是从古画里走出来的一样,而新《红楼梦》中的人物则缺乏这种古典气质,怎么看都像是现代人穿上了古装。
从两个版本投资来看,旧《红楼梦》总投资680万,而新《红楼梦》:总投资却超过1个亿。旧《红楼梦》导演王扶林表示,当年拍《红楼梦》的总投资为680万,除了山东的几家企业投了250万,其他都是官方拨款。在1987年“飞天奖”评选中,《红楼梦》获得了特别奖。评奖委员会发给剧组一万块钱的奖金,分到导演王扶林个人手里,是400元。拍了5年《红楼梦》,王扶林得到了400元奖金。
比较起来,新《红楼梦》就显得财大气粗了。该剧总投资超过一个亿。该剧出品方之一——— 北京华录百纳影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罗立平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新《红楼梦》开拍之时的投资是100万一集,而当时市场上大部分电视剧的投资都在60万一集左右。拍摄期间,中国电影集团公司也追加投资,并为红楼梦剧组提供了16个摄影棚,保证了“元妃省亲”等大场面的拍摄。“最终全剧的总投资超过一个亿,平均200万一集。但因为我们很早就卖到很多电视台,所以还是稳赚不赔的,盈利空间在百分之四十左右,也就是4000万吧。”
有人说,拍一部完整的旧《红楼梦》花的钱,还不够新《红楼梦》拍四集。但旧版播出即成经典,新版一播却收获一地鸡毛。原因也许很复杂,但商业对审美的伤害,显然是一个重要原因。(资料来源:济南时报、新华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