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罗绮梅
罗绮梅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481
  • 关注人气:40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北美80后:把珍珠奶茶店开到纽约去【采访实录、花絮】

(2013-05-21 04:55:05)
标签:

北美80后

创业

移民

纽约

文化

2013年4月采访了Gary林,写了北美创业80后其中一篇:《把珍珠奶茶店开到纽约去》

http://finance.sina.com.cn/column/international/20130513/091115439372.shtml

从内向腼腆的书虫学生到纽约6家珍珠奶茶店的老板,从一无所有的外来移民到成家立业拥有一席之地的纽约客。Gary林,用福建人的“爱拼才会赢”练就自己的创业野心。“有一天,不是我们把星巴克给收购了,就是星巴克想收购我们。”对80后的建议:目标越大,耐性就要越大。我们仍年轻,行动永不嫌晚。


以下是采访实录以及花絮:

花絮1:每个做餐饮业的老板见到朋友,主动请客似乎成了他们的标志性行为,这是他们的一种自豪。我问Gary,你的亲朋好友来买珍珠茶你都免费请客。他毫不犹豫地回答,当然啦

花絮2:走时聊到雅安地震,他找自己店面负责人拿了100美元现金,说我不怎么相信那些机构。你拿着捐吧。我跟我太太在学校的时候经常举办公益活动,海啸、地震我们都有搞募捐活动。


新浪财经:你十多岁来美国?

Gary:我2001年来美国,在国内参加完高考,进入大学读了一学期,就跟很多福州人一样,跟着家里人移民到美国。

新浪财经:福州哪里人?

Gary:长乐,这边很多长乐来地福州人。来了美国我就想继续读书。我一直以为我就是会把本科念完,继续硕士、博士的读下去。因为我自己是一个对读书很感兴趣的人。

新浪财经:你是独子?

Gary:我是长子,有两个亲妹妹。但是我是我们家这一辈里面唯一的男孩子。

新浪财经:既是长子又是独子。

Gary:对,所以家里人都对我很好,期望也很高。来美国之后就开始一边读书一边在餐馆打工。可能你也清楚,这边有很多福州人不管是移民还是偷渡很多都欠了债,大多都会选择先在餐馆里面打工。

新浪财经:你爸爸妈妈也在餐馆做?

Gary:对,不管你在国内怎么样,都过来重头做。加上来的时候大家英文也不好,

新浪财经:但是你们来的时候是合法的?

Gary:是合法移民。但是来了之后别无选择,老乡之类的也都在餐馆打工,都是亲戚介绍到餐馆打工,筹了些钱了再自己开个餐馆,好像这就是一条固定的路一样。我那个时候也什么都不懂,家里人怎么安排我就听。不过我唯一知道的是我要读书。

新浪财经:因为你来的时候也就18、19岁,可能好多也不懂。

Gary:对,但是我姑妈和奶奶已经在这边呆了很久,他们也知道我想读书,所以就帮我安排。这样平时读书,周末去打工。

新浪财经:其实你出国是很被动的,没有主动选择。家里面怎么订的就跟着就是了。

Gary:对,那时候就想说读书,高考,读大学。父母也说了。钱你不用考虑,就好好读书,就根本没有接触过社会。

新浪财经:在国内时,家庭环境怎么样?

Gary:不算非常好,但是吃喝是不愁的。算小康吧。反正在中国从来没有一天想过要去打工。


新浪财经:如果没有出国,你觉得你的生活轨迹会是怎样?

Gary:当时也想得很简单,就是要拼命读书。后来从长乐一中考到福建医科大学。我想不出意外的话,我应该会成为医生吧。也很可惜,在那儿只读了一个学期就出来了。其实很小得时候,6、7岁家里人就跟我说以后要出国。等了十几年,都忘记了这个事情了,突然跟我说要出国。父母也有问我意见,因为那时家里条件也OK,我也好不容易考上一所我觉得不错的大学放弃一切还是很难的。


新浪财经:来了美国在哪里读书?

Gary:来了之后,英文不过关,所以只有回到10年级(相当于国内的高一)再读。在唐人街的高中读,但是对我的英文没有帮助。因为都是中国人,班上的学生都是像我这样的移民。老师连讲课都用广东话,我也听不懂。所以搞得来我英文也没有进步、广东话又听不懂。后来我就寄宿到我姑妈在新泽西州朋友的家,到那里上学。

新浪财经:等于就跟你父母和妹妹分开了。

Gary:对,我是那边那个高中里面第二个中国人,所以整个语言环境就变了。但是我也只在那里读了一个学期左右。后来我就用我在国内的高中文凭申请了大学,回到纽约曼哈顿,进了纽约市立大学的巴洛克学院(CUNY Baruch College),读金融。

新浪财经:巴洛克的金融专业是很好的,可以算这个学院最强的。

Gary:我也很幸运,这会儿想起来当时也是糊里糊涂的,别人就收了我。

新浪财经:哪一年进入巴洛克?

Gary:这样算起来应该是2002年。一进去就想赶着毕业,因为身旁的人都比我小。像赶紧读完了好去找工作,帮到家里面,或者继续读硕士、博士。所以一直强迫自己每学期拿很多学分。人家都只要注册4门课就够了,我会拿6门。甚至有一年要校长开许,因为我注册拿的学分超过学校上限规定,就是想快点读完。最后是用了3年多毕业。然后继续在巴洛克读硕士。但跟珍珠奶茶有关的事情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的。

新浪财经:如果是这样,巴洛克的学业那么重,你还有在打工吗?

Gary:有,我打了很多工。那时是很疯狂的。我会周五就背上周末要换洗的衣服去上学,一下课就去中国城的职业介绍所找个外州餐馆服务生的工去做,当天晚上就去。周末做完就回来继续读书。一个周末赚两三百美元。只要有连着休息两天、能赚超过200美元的,这一趟我一定出去。

新浪财经:为什么要在外州,而不是纽约。

Gary:外州的小费、工资要好赚一些。



新浪财经:但是你当时打工是因为家里比较拮据还是自己想赚点钱用。

Gary:两个目的,第一是想体验生活。我来美国时问我亲戚什么工作最辛苦的。他们说是在餐馆里面洗盘子打杂。于是我就去了… ...

新浪财经:但是你其实不必去做这种最脏最累的活。

Gary:对对对,是我自己想去体验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所以第二个目的就是分担一下家里的经济压力。父母身体也不太好,我又是长子,两个妹妹也在读大学。我自己去打工总好过让两个妹妹去打工。不过这段经历让我性格改变很多,真的是让我知道了人间冷暖。比如有一次去外地打工,大家都一帮男的住一间,晚上那些才15、16岁的小孩就哭起来了,想家,他说家里人也不理解他,打电话就让他寄钱还债之类的。我在餐馆还看到以前在当官局长的人,大肚翩翩,到了美国什么都重新再来。

新浪财经:你说你性格变了很多,你以前是一个很内向的人?

Gary:非常内向。如果回到刚来美国的时候,你不能想象我能做下来直视你,跟你聊天。我现在的朋友也不相信,因为我现在是朋友圈里面话最多的那个。


新浪财经:那打工又怎么最后开始选择做珍珠奶茶生意?

Gary:这个话有点长。是这样的,最开始的创业其实并不是卖珍珠奶茶。读书打工的时候,从高中就认识的一个朋友,后来也是我做茶霸的合伙人,跟我说,“Gary,我刚找到一份工。那个老板赚翻了,一天可以赚1万美元”结果他告诉我这个老板就是在周末节假日曼哈顿街道集市上卖鲜榨果汁。我给他们老板打电话,好说歹说进去帮他们打工,周末第一天打工下来真的看到他们赚了很多钱。比我朋友讲的还夸张,要知道那时1万美元真的是天文数字,不敢想象。我们大概一算,一个临时的点一天就可以卖1000多杯,一杯卖5、6美元,太赚钱了。做了两三天,我就说服我的朋友不去打工了,自己做。

新浪财经:给他们打工一天赚多少?

Gary:生手一天70美元左右吧。如果生意好就会多给你十几二十美元。

新浪财经:所以这个是你的第一份创业,还是跟卖饮料沾了边的。

Gary:对,所以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我发现我有做生意的野心。两个穷小子也没什么压力,就开始干了。做了才发现,根本没有我们想象得那么容易。

新浪财经:因为你们没有算别人投入了多少,只看到别人收了多少钱。

Gary:对,很多因素,包括以前老板来破坏威胁,我们一天甚至只能卖一两百杯。真的是第一次进入社会做生意,什么都想得太简单,完全没有经验。

新浪财经:当初自己干的时候就应该想到还会跟之前的老板遇到,抢别人的生意,没有想过吗?

Gary:没有想过,只是觉得整个市场那么大,我们只想说分一杯羹。什么东西都没想过,头一热就去做了。我想说,他卖1000杯,我能卖300杯就不错了。我那时就觉得,只要赚的钱比我打工赚得多就够了。

新浪财经:一共干了多久?

Gary:这个生意一共做了7年,我是前几年才不做了的,最后是赚钱的,只是我确实没有那么多精力了。

新浪财经:所以茶霸开了之后有一段时间你都还在做这个卖鲜榨汁的事?

Gary:对,当时也是为了一口气一直在那儿坚持。因为之前的老板觉得像我们这样的“叛徒”一定要“赶尽杀绝”,以免以后还有这种情况出现,所以处处打压我们。比如在我们摊位两边都摆摊等等。我性格事这样,你要是不理我,我不赚钱也就走了,但是你越是要逼我,我就越要跟你拼。即便是我要4、5点钟起床,11、12点还回不到家,一点钱还不一定赚。不过后来事实证明,我们也赚到钱了,做出成绩来了。

新浪财经:当时你们两人投入了多少钱?

Gary:就各自打工赚的一两千美元,就是个小本生意。但就是因为摆摊这个事情让我接触到了饮料这个东西。因为需要进货,就要跟果汁原材料如果酱等的进货公司打交道。有一次我跟跟我们合作的这家公司的经理聊,他听说我快毕业了,也忙得来没有时间去正儿八经找一份工作。他看我也很能干就说让我到他们公司去实习,正好他们也在招人。家里人也觉得我摆摊听起来也挺上不了台面的,也挺希望我找一份正式的工作。于是我就开始在那儿干,毕业后就成为了他们的全职员工。

新浪财经:所以那个时候,你又要上课,又要上班,周末又要摆摊。

Gary:对,反正没有闲下来过,也挺充实的。

新浪财经:那时候一个月赚多少钱?

Gary:全职开始的时候,老板让我自己开个价,我也什么都不懂,感觉自己资历很浅,就说了3万6,相当于一个月3000美元。

新浪财经:在那个公司负责什么呢?

Gary:那个公司的一部分进口货就是珍珠奶茶的原材料的批发。经理发现我对这块很感兴趣,就相当于在我们部门把我弄成了负责珍珠奶茶业务的专员。除了平时跟着整个团队去社区办活动,跟客户打交道,我还有个任务,就是教授别人怎么做珍珠奶茶。

新浪财经:为什么你要教别人做珍珠奶茶?

Gary:那时候没有珍珠奶茶专卖店,有些商家也刚刚才认识这个产品。我们就邀请来这些商贩老板,告诉他们这个东西怎么做,相当于一个苗费的培训课程服务。反过来他们就可以从我们公司进货了。其实搞得来我成了做珍珠奶茶的大师一样,其实我也是跟着经理给我的配方步骤按步就班的讲,完全没有自己尝试,更别说卖过,面对顾客。所以经常下面一帮人坐的都是老板,听我这个毛头小子讲,我自己想起来都觉得好笑。

新浪财经:所以你就成了一个没有任何实际经验的珍珠奶茶专家。

Gary:形容的很恰当。真正的故事来了。那时我住在布鲁克林8大道48街。有一天我上完课回家,在49街看到三个之前来上过我课的年轻人。他们自己租了店面要开一个专卖珍珠奶茶的店,看到我在那儿赶紧招呼我这个“大师”去指导。结果他们和我也是迷迷糊糊的。器械位置放那儿,东西怎么用都稀里糊涂的。但我又要装的我很有经验,真的有点瞎指挥。我跟他们聊天发现他们也是把这个当一个副业一样的事情来做,我当时就说了一句,干脆你们租给我,我来做好了,反正你们也不会做。

新浪财经:是一冲动讲的吗?

Gary:我当时也不知道我为什么会就怎么说的,我想反正房租也很便宜。他们当时什么都买好了,原材料、设备,我就说你们估个价,我给你。

新浪财经:说出来了有后悔吗?

Gary:当时也迷迷糊糊的,但我觉得可能这颗种子已经埋了很久了。那时在上课的时候我就在想,下面坐着这些人,还没有我懂都敢跑去开店赚钱,我为什么不可以开。我也想说,我自己在教,如果自己开个店做好,岂不是更有说服力。

新浪财经:第一家茶霸就是这样诞生的。那时候已经又读硕士、又上班、又摆摊,现在又增加的一件事来忙。

Gary:对,这就让我很痛苦了。周一到周五,9点到6点在公司上班,一下课就回学校读硕士课程,晚上回去做作业,一般都要1点以后才睡。第二天上班路上就要用1个多小时,周末还要摆摊。这样导致我上班经常迟到,或者上课精神不好。挺痛苦的。

新浪财经:那个时候感觉一定很懊恼

Gary:对,因为任何一个事我都不想放弃。读书是我最喜欢的东西。工作不能丢,因为这是对家里的交代。摆摊又有人逼我,我一定不能被吓跑,是骨气,不能输。开店又不可能说关掉。但是只有你一个人,到最后你实在无法承受时,你一定要做出取舍决定。所以第一个放弃的就是学校,请他们同意我暂缓一年,先休学一年。

新浪财经:接下来又把工作辞了?

Gary:后来店发展起来了就把工作辞了。工作辞了再放掉摆摊。现在就专心做珍珠奶茶。那时候基本上我的做生意的野心就激发出来了。那个时候我已经很明确自己以后只有可能自己做生意,根本不可能再回到办公室打工了。

新浪财经:所以第一家店做得如何?

Gary: 第一家也要先靠撑。但是以前摆摊是为了骨气,这个店撑,如此坚持是因为我看到了这个行业的未来。

新浪财经:尽管最开始生意并不好?

Gary:对,最开始生意不好,但是当我开始真正经营起来的时候,我发现我已经跟它绑在一起了。很奇怪,但是我就觉得我这辈子就是要干这个了。你看我从一开始就在名字上下功夫,取名茶霸,英文TBaar,好读好记。名字一取好我就先把网站注册好了,即便最开始什么都没有。但是我心中就是往国际品牌连锁店的目标计划的。很难想象,当时就一个亏本的小破店,就连我合伙人和家人都觉得我神经兮兮的。

新浪财经:那你是多久说出那句“要嘛我们把星巴克收购了,要嘛星巴克来收购我们”的?

Gary:很早就这有这个想法,只是一直没有说出来。去年有媒体采访的时候,我才真正公开讲。

新浪财经:那个时候已经开了5家了?

Gary:已经有第六家了。反正当时我觉得这个行业有前途,如果我没有赚钱,那肯定是我的错。

新浪财经:当时你做珍珠奶茶专卖店的时候,有类似的店出现吗?

Gary:有,Quickly(快可立,台湾饮料连锁公司)它是纽约最大的珍珠奶茶连锁店。而且每一家店的生意都非常好。


新浪财经:所以从第一家到第六家用了多长时间?

Gary: 第一家是从2006年6月开业的,第六家开业是2011年7月。

新浪财经:算是你要的速度吗?

Gary:我一直都有设立目标,中间可能有些改变,但是最终方向是不变的。本来开第一家时就想着终极目标是做出像星巴克那么强大的连锁店。所以我也告诉我的员工,做任何东西都要着我们是已经有100家店的连锁店。如果只有这个店可以做,而无法推广到其他店,就没有做的必要。

新浪财经:其实你很清楚,做连锁店,第一要素就是标准化。

Gary:对,比如我们做配方,比例就要标准化。比如之前我自己在教的时候就会说奶加到7分满。但是谁知道我7分满是多少呢?所以现在我都统一用量杯,这样大家统一化操作就不会出现问题。先不说好不好喝,说难听点,即使不好喝也要每天都不好喝,那不好喝就是我们公司的风格嘛。如果有问题,那就是我配方比例的问题,那就是我要负责的,而不再是店员了。

新浪财经:这套理论是你自己看经营连锁店书籍学到的,还是全靠自己摸索的?

Gary:自己摸索的。我自己理解觉得应该是这样子的吧。开第一家店的时候其实就花了很多时间研究配方跟使它标准化。

新浪财经:听起来觉得第一家更像是你的实验室,取尝试摸索了很多东西。

Gary:对,我就是要打造一个模版。所以第一家店花的功夫最多。后来就比较简单了。一年开两家店都是有可能的。你知道我们第一家店装修了几次吗?4次,推倒重装修,再推倒,再装修。我其实就是在寻找一个模型标志。就像别人路过麦当劳、星巴克,一目了然,甚至连招牌上的字都不用看。

新浪财经:什么时候第一家店才开市赚钱的呢?

Gary:差不多做了一年多才开始赚钱的。

新浪财经:最开始是不温不火吗?

Gary:连不温不火都不是,最开始是很惨烈的。那时候每个月的工资支票开了我都没拿回家,直接贴到店里。这笔钱是直到今年才赚回来还到账上,你看,都l6、7年了。

新浪财经:启动资金不高,但一直在投钱。

Gary:我跟我合伙人当时都是这样。往里面扔钱,就跟哥无底洞一样,这会儿看来甚至投入得有些盲目。但是即便当时亏本,我还是相信可以做成。

新浪财经:那又是什么触动你去台湾呢?

Gary:最开始没有什么经验,但开始学习摸索,读别人创业的书,就在思考一个企业独特性的问题,说白了就是别人为什么要买你的珍珠奶茶。价格低、服务好还是味道佳?跟大公司比,我一定没有别人资金雄厚,经验更不行,感觉什么都比不过,唯一剩下的就是我年轻,我敢冒险。人家不敢做的事情,我敢做。单价最开始就定好了,顾客也接受,我不能轻易改变,那就只能节约成本。我的竞争对手们原料都是直接来自台湾,而我要从纽约贸易公司进口,如果打价格战,我必死无疑,别人的每一杯成本都比我低。纽约卖珍珠奶茶的店原材料基本都一样,因为都是从同一家贸易公司进的货,大不了配方稍有不同,这样在口味上也很难突破。而珍珠奶茶最核心的是茶,所以我去台湾了,去找我的茶叶。

新浪财经:到了台湾怎么样呢?

Gary: 你什么都不是,没人理我的。别人进货都是以吨来算的,你去买一袋?一箱?而且我不是要市面上流通的茶叶,我要特制的,与众不同的。

新浪财经:你的意思是说比如对茶叶的烘焙要求不同等等?

Gary:对,最后我到了一家在台湾规模很大的茶叶公司,别人肯见我。当然我也吹嘘自己在美国规模如何如何,以后一定会向你订多少货之类的。对方问我,那到底要找什么样的茶叶,我却告诉他我不知道。我的确不知道,我只是告诉他我想要找一种配我的珍珠奶茶的茶叶。对方人很好,说没关系我把我公司现在所有的种类都给你试试。两三米的会议桌上摆满了试品,20多杯。他说你一杯杯地喝,喝到那杯最符合你想象中的那杯告诉我。我当时喝得都挺麻木的了,等我找到一杯挺有感觉了,对方就把其他的种类都撤掉,再由这一种茶泡出十几杯不同的口味,因为翻炒、烘焙时间、搭配其他口味等因素,非常专业。

新浪财经:像跟烘焙咖啡一样

Gary:对

新浪财经:我相信找到这家之前你吃了很多闭门羹的

Gary:对,因为当地有个内行人接待引荐。有些公司听到我要的量太小连见都不想见。有些公司真的是看在我朋友的面子上敷衍一下,委婉拒绝,觉得不值得跟我们合作。包括这家合作的公司,其实订货的量对我来说已经很过分了,但对于别人来说是一个很不过分的量了。我不得不接受,这是别人的合作量的底线。第一次从台湾回来,进了一个集装箱的货,还是用借的钱,真的是破釜沉舟了。但我想这也是我唯一能够成功的方式。人家不敢冒的险,我去做,我才有一线生机。当时就两条路,去台湾找到好的茶叶、降低成本、提升口味、生意越来越好,形成良性循环;另一条就是茶叶找不到、成本无法降、口味无法提升,那就只有等着倒闭好了。就看我怎么选。

新浪财经:听说你当时已经到了喝珍珠奶茶喝到吐的地步。

Gary:对,我估计现在胃不好就跟当时喝太多珍珠奶茶有关系。包括你现在看到的我们菜单上有的饮品都是我亲自研制、调配出来的。我在台湾最疯狂地时候是一天喝几十杯,喝一口扔掉,再尝另一家的。如果有家的味道不错,我就会想办法问他们用的奶是什么奶,糖是什么糖。所以我对台北已经很熟了,做公交不用地图的。

新浪财经:在台湾待了多久?

Gary:每次去都会待1个月左右,第一次去是2008年,到现在已经去过三四次台湾了。都是冬天去,因为夏天生意比较忙,没有空。

新浪财经:现在在布鲁克林的店基本就沿着华人最密集的八大道开的

Gary:就像根据地一样。不一定所有纽约人要知道珍珠奶茶,但我希望这个社区的华人都知道珍珠奶茶,提到珍珠奶茶一定会想到我开的茶霸。而且我一定尽可能的参与这边的社区活动,只要有人找到我,我一定参与。每一年我免费赞助送出去的珍珠奶茶就有2万杯。

新浪财经:你的目的就是为了宣传自己的品牌

Gary:对,我恨不得这里的小孩子生下来会说的第一个词就是“珍珠奶茶”。

新浪财经:但其实这些策略都是你之前在上班时学的市场营销的技巧。

Gary:对,所有冥冥之中所有学到的东西都有用到。不要去抱怨什么,哪怕我当时在洗盘子,我都能学到对我现在有用的东西。

新浪财经:曾经有人告诉我你想要成功一定要吃得苦、受得气。你同意吗?

Gary:是的。还有一点,要有耐性。你的目标越大,你就学会忍耐地越久。目标可以修正,但不能放弃。

新浪财经:现在有达到自己的目标吗?

Gary:以前想说3年之内开5家店,30岁就退休。

新浪财经:现在已经30岁了,还没退…

Gary:对啊,所以人生还是有变数的。不过我承诺的事很多也做到了。比如我现在确实已经开超过5家店了,我也开始启动加盟模式了。

新浪财经:所以现在的3年目标又是什么?

Gary:就是做加盟店,今年希望能加2、3家。

新浪财经:又是一个全新的尝试。现在有理想的合作方了吗?

Gary:有,不过还在谈。希望这个夏天有一家加盟店开幕。

新浪财经:非常慎重。

Gary:对,宁缺毋滥。我不能为了达到开店收钱的目的随便乱来。我可以等,现在再开店一定要有开一家店就成功一家的准备。

新浪财经:所以如何判断你的生意如何?怎么算这个帐,如果又有加盟店,又有自营店。

Gary:每个店的账目都是分开的。营业额每年较前一年都有上涨的。八大道短短几个街区就有4家店,营业额彼此并没有分散稀释,反而都是总体上升的。这当然跟人口增加有关。

新浪财经:营业额能涨多少?

Gary:要看怎么比较了。这个行业淡季旺季很明显,一年有5个月左右是旺季。不同用每年同期相比,增长是很明显的,不可能翻倍增长,但最好的时候营业额同比涨幅是可以超过30-40%的。

新浪财经:平均下来每天有多少营业额?

Gary:留一点秘密还是。不过成长速度是达到我想要的水平的。说真的现在营业额不是我关心的重点了。

新浪财经:以前摆摊时应该很喜欢收工后回家数钱的感觉把?

Gary:现在很讨厌。很烦!

新浪财经:为什么烦了?

Gary:因为我们单价太低了,你想想一块两块的要数到多久啊。

新浪财经:现在谁数钱?

Gary:还是我。6家店每天要去逛一遍。

新浪财经:很痛苦了变得

Gary:也不是说痛苦,我只是觉得那这些时间可以取做一些更有意义的事情,而不是数钱。

新浪财经:可以让父母、妹妹帮忙数啊

Gary:公事是公事,私事是私事。我不想把它搞成家族企业。现在招人我都是招外面的人。但是家人一直都是很支持我的。

新浪财经:现在赚钱养家了?

Gary:至少我老婆已经退休了。有个目标就是想家人都退休享福,自己能赚钱让他们过得很好。其实现在才刚刚开始,这才是我事业的起步。

新浪财经:每天醒来还是依然充满激情?

Gary:对

新浪财经:一天的行程安排是怎样的?

Gary:毕竟不是什么大公司,所以也谈不上固定的安排。比如今天上午就去曼哈顿跟律师谈关于加盟的事。

新浪财经:估计未来两三年你的重心都会放在将加盟做出成绩来。

Gary:对,我也分析了市场。如果现在有人要加入进来,加盟我们是最明智的。这个行业潜力大,压力也大。目前平均下来,每家店每年营业额有20%到30%的增长。

新浪财经:对于同龄80后创业者,你有什么建议?

Gary:你想的就去做,敢去做。不要觉得太迟,不管你是81年还是89年,都不晚。我们还年轻。

新浪财经:希望别人怎么评价你?

Gary:努力,照顾家人,不敢说做别人的榜样,但是愿意给予别人自己的经验。

新浪财经:觉得自己现在做的是实现自己的美国梦吗?

Gary:在美国,那就算是个美国梦吧。我相信我如果是在中国也一样会发芽壮大。

新浪财经:觉得自己成功吗?

Gary:如果有人有一天叫我Mr. Tbaar那我就成功了。我只是不想与茶霸这个品牌分割。它就像我儿子一样。

新浪财经:还惦记着收购星巴克或被星巴克收购的事儿吗?

Gary:对,这一定要帮我写上,我们的终极目标是要嘛收购星巴克,要嘛被星巴克买掉。

新浪财经:你不是才说跟茶霸不可分割吗?

Gary:这也是打个比方,你想连星巴克都开始注意你,想收购你了,那你想你得多有实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