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白朴《沁园春·千载寻盟》里结句用的两个典故

(2025-09-14 16:50:37)
分类: 文艺评论
          沁園春 
     夜枕無夢感子陵太白事,明日賦此。
    千載尋盟,李白扁舟,嚴陵釣車。【】故人偃蹇,足加帝腹;將軍權幸,手脫公靴。星鬥名高,江湖跡在,爛熳雲山幾處遮。山光裏,有紅  鱗旋斫,白酒須賒。
     龍蛇起陸曾嗟,且放我、狂歌醉飲些。甚人生貧賤,剛求富貴,天教富貴,卻騁驕奢。乘興而來,造門即返,何必親逢安道耶。兒童笑,道先生醉矣,風帽欹斜。

      白朴的这首词,用了一些典故。例如李白、严光和王徽之的典故,在这首词作的解读文字里都有提及。
        奇怪的是,这首词结尾的词句里也用了典故,却被解读者认为是可能用了杜甫“笑倩旁人为正冠”的诗句,或者东晋孟嘉龙山落帽的典故。     
        我们知道,白朴的词风有些模仿辛稼轩,有豪放的风格。就是用典,也多是大气磅礴。 
      兒童笑,道先生醉矣,風帽欹斜。
          我们认为,这里用了两个典故。
      一、山公酩酊
      《世说新语·任诞》:山季伦(山简)为荆州,时出酣畅。人为之歌曰:山公时一醉,径造高阳池。日莫(暮)倒载归,酩酊无所知。复能乘骏马。倒着白接篱(头巾)。举手问葛疆,何如并州儿。
       这个典故,在诗词中用得并不罕见。
       李白《鲁郡尧祠送窦明府薄华还西京》:高阳小饮真琐琐,山公酩酊如何我?
       辛弃疾 《乌夜啼·山行约范廓之不至》:江头醉倒山公 ,月明中。记得昨宵归路、笑儿童。
      辛弃疾《定风波·大醉自诸葛溪亭归》:昨夜山公倒载归,儿童应笑醉如泥。
      元好问《与张杜饮》: 山公倒载羣儿笑, 焦遂高谈四座惊。"
      二、侧帽风流
      独孤信(公元502年—557年),本名独孤如愿,北朝武川镇(今内蒙武川西南)人,祖籍云中(今山西大同)。少年时代喜爱修饰,讲究穿戴,故在军营之中享有“独孤郎”之美称。后因治绩突出,“信着遐迩”,被赐名为信。他是西魏威震四方的一代名将,因战功卓着,拔至宰辅,其声名远播大河上下,长城内外。因屡立战功,先后历任别将、员外散骑侍郎、新野郡守、荆州防城大都督、武卫将军、浮阳郡长、卫大将军、都督叁荆军事兼尚书右仆射、荆州刺史、车骑大将军、河内郡公、陇右十州大都督、秦州刺史、加授太子太保、大司马、柱国大将军。隋文帝即位后,赠太师、上柱国、十州诸军事、冀州刺史,封赵国公,邑一万户,谥曰景。独孤信风度翩翩,雅有奇谋大略。太祖初启霸业之时,他镇守陇右之地,史称“及信在州,事无拥滞。示以礼教,劝以耕桑,数年之中,公私富实,流人愿附者数万家。“信在秦州,尝因猎日暮,驰马入城,其帽微侧,诘旦而吏人有戴帽者,咸慕信而侧帽焉。其为邻境及士庶所重如此。历史上有叁位独孤皇后,北周明敬后,唐元贞后,隋文献后,她们系同父所生,这在历史上实属罕见。这位三朝国丈就是西魏宰辅独孤信。

      信在秦州,尝因猎日暮,驰马入城,其帽微侧,诘旦而吏人有戴帽者,咸慕信而侧帽焉。

      这段话形成了侧帽风流这个成语。例如纳兰性德的一本诗集,就起名为《侧帽集》
      白朴词里结尾的词句,是把这两个典故加以融合,构成了旷达闲逸的词意,也显示了词人词中用典的驾驭能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