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满簪华发一床书

(2025-07-06 09:11:46)
分类: 随笔
            几十年前上小学的时候,语文课本里就有李杜的诗篇。
        但在当时,恐怕连一些大学生,也不清楚为什么“遥看瀑布挂前川”的“看”字要读平声而不是去声。而“门泊东吴万里船”中的“泊”字,是入声字作为仄声字来用的。
        到了永世难忘的1966年,我们当年小学毕业,却赶上了史无前例。东风万里鲜花开放红旗像大海洋,从批判的武器到武器的批判,学校已经完全停止文化课的教学。几年后,我们离开学校,却都成了所谓的“知识青年”。这样的苦涩幽默,如今让人说来啼笑皆非,当年却是完全的真实。
        在之后的几年中,经历过军营和工厂生活的历练,终于迎来了十月里响起的一声惊雷。次年,万众瞩目的高考在老一辈政治家的远见卓识力推中举行。我们在寒冷的冬天走进了考场,心里却是感受到春天的故事荡漾的温暖。
        因为没有学过中学的数理化知识,我们只能报考基本不需要理科知识的汉语言文学专业。茴香豆的茴字究竟有几种写法,对从事体力劳动的短衣帮和咸亨酒店的小伙计来说是没用的笑料,但是对延续传统文化的研究终究还是有意义的。
        史无前例的十年,耽误了当时一代青年太多的文化学习。当年入学后的苦读虽然有些补充,终于还是因为知识欠缺太多太多,没能取得很大的收获。
        毕业之后虽然并不从事语文教学研究工作,但是对古代韵文还是情有独钟。只是因为繁忙的工作,没有坚持大量地读书。
        几十年后,职业生涯走到了尽头,迎来了有大量时间可供自己支配的退休生活,读书便也重新恢复严格的计划进度。
        按照自己的思路,整个中国古代韵文作品都要从头到尾地阅读。
        于是,从诗经楚辞开始,到清代的诗词曲赋,延绵千年的古代韵文作品都要一一泛读。
        这是一个数量硕大的阅读内容体系,需要花费许多的阅读时间。
        十年过去了,迄今也只读完了诗经楚辞、唐宋诗词其中包括全部的稼轩词。
        后面还有楚辞之后到唐诗之前的大量诗赋作品要读,再往后还有元曲和元明清诗词要读。尽管其中的一些名作并不陌生,但是还是需要泛读大量的作品。至少还要几年时间,才能把古代韵文作品从头到尾捋上一遍。
        以前多年欠下的知识债务,如今只有慢慢地一一偿还了。
        知道茴香豆的茴字有了几种写法,并不改变到了咸亨酒店穿长衫却站着喝酒的现实。
        但是对我们来说,读书的厚度与知识的高度是有正相关的关系的。
        没有板凳甘坐十年冷,就没有文章不写一句空。
        例如,我们仰慕的北大学术泰斗,王力先生在古代汉语方面的学术成就不必多说。而作为历史学家的邓广铭先生,竟然用几十年时间反复校对修改《稼轩词编年笺注》,让我们研读宋词的文学专业学生对此感叹不已。老一辈学者的治学严谨和考证用力,给了我们莫大的启发和教育。相比之下,一些在某某诗词大会等节目中侃侃而谈的专家,似乎总是让人感觉在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感悟方面欠缺了什么。

       春残叶密花枝少,睡起茶多酒盏疏。
      斜倚屏风搔首坐,满簪华发一床书。

        王介甫的这首小诗,过去读的时候感触不深。如今老来细读,沉吟再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