鹊桥仙
富沙七夕为友人赋
翠绡心事,红楼欢宴,深夜沉沉无暑。竹边荷外再相逢,又还是、浮云飞去。
锦笺尚湿,珠香未歇,空惹闲愁千缕。寻思不似鹊桥人,犹自得、一年一度。
古代的诗词有一个特殊的现象。不仅是一些识文断字的女子,写了一些男女相思的作品。就是一些须眉男儿,即便当上了高官或者文名远扬,也写出了一些描绘女子相思的诗词作品,而且还从女性的视角作了场景与心理的描写,写得相当传神。但是后世的一些解读者,却对其中的一些作品感到不解,到底在这些作品中,写的是相思的男子还是女子呢?
我们来看一个例子。
南宋的赵以夫是当过高官修过国史的宋室后裔,但是却能写出不少委婉动情的词篇,其中还写了男女相思。
赵以夫写的一首《鹊桥仙》,序言所记为“七夕为友人赋”。按照通常的理解,既然称之为“友人”,应当就是男性了吧。因此,有的解读者循着这个思路,对词作的词意做出了解释。
让人惊愕的是,负有盛名的《宋词鉴赏辞典》对这篇词作的赏析解读文字,就认为这首词作至少是下片,是写的相思的男子。
解读者认为,“锦笺”是男子收到的女子写来的信笺,“珠香未歇”是女子赠给男子的定情物珍珠饰品,至今仍然散发着女子的香气。因此,多情的男子看到这些物件,因为旧情难续,在七夕的时候空惹闲愁千缕,为之痛苦不堪。
当然,还有的解读者不是这样看待词意的。他们认为,这首词全篇都是写的陷入相思而又明知因为某些原因旧情难续的女子。词里写的锦笺,是当初男子写给女子的情书,如今上面滴落了泪珠以致打湿了信笺。而定情的珠饰也是男子送给女子的,里面散发的香气也未完全消歇。然而,因为某些原因,旧情已经难续,于是女子看到这些物件肝肠寸断。
我们认为,解析词意,应当顾及全篇。
上片开头就写了,多情的女子赠送给男子一条翠绡。秦少游的词句中,“素弦声断,翠绡香减”,是人们熟悉的词意。翠绡就是女送男的定情物。
如果下片写的,信笺和珠饰也是女给男的,那么这里的逻辑就不对了。会让读者感到不解,怎么女的给了男的翠绡,还要再给珠饰啊?
其实,人家词里写的很明白。当初幽会的时候,女的给了男的翠绡,男的给了女的珠饰,这就是表明爱意的定情物品。而男的也曾写了情书给女的,表白自己的情意。然而,后来生出了变故,两人难以重续旧情。于是在七夕到来的时候,女子想起往事,心里百般感触,泪水难止。
赵以夫的友人估计是男的,但是赵以夫写的给朋友的词作,所写的却并不是相思的男子,而是失意的女子。
词作到底是为友人的相思失恋感到难过,还是规劝友人要善待风月圈中遇到的女性,都可以多加探讨。但是,词里写的究竟是男子还是女子,总还是要弄清楚的,否则就会错解词意。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