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今朝青鸟使来赊”的“赊”只能是语气助词吗

(2023-10-19 12:15:05)
分类: 文艺评论
          义山诗中的《昨日》写道:

        昨日紫姑神去也,今朝青鸟使来赊。
      未容言语还分散, 少得团圆足怨嗟。
      二八月轮蟾影破,十三弦柱雁行斜。
      平明钟后更何事,笑倚墙边梅树花。

      这首诗解读的难度,不仅在于诗意的隐晦,而且在于首联的结构与韵字的使用。
      有的解读者认为:

       首联两句说: 昨天紫姑神才离去,今朝她又派青鸟传信到来!“紫姑神”又称“子姑神”和“坑三姑娘”,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厕神,即专司生育的女神。据《显异录》 载:“紫姑,本姓何,名媚,字丽卿,山东莱阳人,曾为人妾,正月十五夜,被大妇杀死于厕间,上帝命为厕神。旧俗每于正月十五元宵之夕,在厕中祀之。”这首诗作于正月十六,诗中以昨夜所迎的紫姑神指代自己所爱的女子。“青鸟”相传是西王母的使者。据 《汉武故事》 载: 七月七日,上于承华殿斋,忽青鸟从西来,上问东方朔,朔日‘西王母欲来’。”诗中“青鸟使”指那女子派来送情书的人。首联这两句对得非常工整,“昨日”对“今朝”,“紫姑神”对“青鸟使”,“去” 对“来”,“也”对“赊 (she)”,结尾都是语气助词。有人释“赊”为“迟”,在语义上难以说通。张相《诗词曲语辞汇释》说:“此‘赊’字骤难索解,细案之,此为七律,对仗工整,‘赊’字对‘也’字,系以语辞对语辞,可无疑义。”这个说法很有道理,“赊”相当于表语气的“兮(xi)”。钱钟书《谈艺录》称赞李商隐此诗说:“‘昨日’ 一联是流水对,意义联贯而下,对仗极工,却使人不觉它是对仗,它的妙处在用‘也’字,变对仗的板滞为灵活,可以摇曳生姿。”此外还值得注意的是这两句的节奏与常句不同,应切分为×× ××× ××,与通常的×× ×× ×××节奏相比,似有点拗口,然而从艺术处理上看,不刻意求工,改变节奏常式,反显得灵活。

        这样的解释,在《昨日》诗意解读中居多。甚至连“赊”字的字义,也有一个解释为语气助词,举例就是李义山《昨日》的诗句“今朝青鸟使来赊”。
       但是,“赊”字在古诗中作为语气助词解读,大抵极为罕见。而且,这种解读也忽略了“赊”字在律诗《昨日》中,原本是用作韵脚字的。
       我们认为,李义山《昨日》一诗首联的解读,应当再加探讨与商榷。
       私意以为,《昨日》作为律诗,首联当然也要押韵,因此“赊”字就是押韵的韵字。
       这一联的结构,我们认为同其他律诗一样,也是223的结构。
       昨日——紫姑——神去也
       今朝——青鸟——使来赊
       说的是昨天紫姑作为神仙从人间去了仙界,今天青鸟作为仙界的使者,就从遥远缥缈的仙山到了人间。
      这里的“赊”,不是语气助词,而是形容仙山的遥远和缥缈。
      “使来赊”,是说青鸟作为使者,从遥远缥缈的仙界而来。
      众所周知,律诗的首联可以不求对仗,当然也可以写成对仗的句式。
       “也”字虽然是语气词,但是“赊”字未必也要理解为语气词。张相先生大抵是觉得这里难以解读“赊”字的字义,就理解为既然律诗要对仗,那就语气词对语气词。但是,首联可以不对仗,也是律诗写作的常识。
      在古诗中,可以找出许许多多“赊”字在诗中描写“遥远、迷茫”等字义的例子。而把律诗的韵脚字理解为语气词,或许却是极为罕见的。至今很难找到古诗中把韵字“赊”当做语气助词来用的,因此这样的解读难以服众。
      为此我们提出,对李义山《昨日》首联的结构与词义,应当重加审视,再做辨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