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为岳母和妻子写的祝寿词
(2022-09-23 07:29:19)
辛弃疾的岳母姓赵,是大家闺秀。辛弃疾的岳父为范子美,因此他的妻子便也姓范。
《漫塘文集》卷三十四记载,辛弃疾的岳母为皇叔赵士经的女儿,是出自名门世家的大家闺秀,非一般小家碧玉可比。
辛弃疾南归之后,被范家招为女婿,大约1162年成亲,夫妻二人或许同岁。
以辛弃疾的过人才华,为老岳母写祝寿词,自然格调非同一般。于是,在辛弃疾的岳母过七十大寿和八十大寿的时候,辛弃疾都写下祝寿的词作。
淳熙五年(1178),辛弃疾的岳母过七十大寿,辛弃疾填词一首庆贺:
臨江仙
為岳母壽
住世都知菩薩行,仙家風骨精神。壽如山岳福如雲。金花湯沐誥,竹馬綺羅群。
更願昇平添喜事,大家禱祝殷勤。明年此地慶佳辰。一杯千歲酒,重拜太夫人。
众所周知,古代的官员妻子称为诰命夫人。苏轼写的诗句“会看金花诰,汤沐奉朝请”,描述了诰命夫人的地位之高。金花,指用金花笺写的朝廷给高官夫人的诏书。汤沐,是指汤沐邑,朝廷给皇家贵族夫人的封赏之地,美其名曰以其赋税供汤沐之具。词中用了金花汤沐诰的词句,这个祝寿的恭维称颂,已是相当可观。
竹马绮罗群,是用的《后汉书·郭伋传》“童儿数百,各骑竹马”典故,表述子孙满堂的词意。
又过了十年,辛弃疾的老岳母要过八十大寿。
淳熙十五年(1188),辛弃疾写下了祝寿词:
鵲橋仙
慶岳母八十
八旬慶會,人間盛事,齊勸一杯春釀。胭脂小字點眉間,猶記得舊時宮樣。
綵衣更着,功名富貴,直過太公以上。大家着意記新詞,遇着箇十年便唱。
宋代有个习俗,为了祝祷长寿,在小孩子额头上用彩色写下“八十”字样。辛弃疾写的《鹊桥仙·为人庆八十席上戏作》,就有词句为“人间八十最风流,长贴在儿儿额上”。因此,这里写的“胭脂小字点眉间”,就不难理解了。而旧时宫样,指的是额头上用花蕊点的额黄,原来只有宫中女子使用,故称宫额,后来民间女子也效仿开来。
查看了相关的资料,知道辛弃疾的妻兄范南伯出生于建炎四年(1130)。推算一下,范老夫人生南伯那一年大约为二十岁。也就是说,范老夫人出生于1110年。那么,为什么范老夫人在六十八岁和七十八岁的时候,就过七十大寿和八十大寿呢?这是因为,古人寿命不长,所谓人生七十古来稀,因此七十和八十大寿,往往提前两年庆贺。这个习俗直到今天在民间依然保留,不是全按阳历足年才过寿的。
辛弃疾的妻子与他大致同岁,而已知辛弃疾比妻兄范南伯小十岁,那么他的妻子也应生于1140年,比其大哥范南伯小十岁。
到了辛弃疾的妻子过五十大寿的时候,辛弃疾给夫人也写了一首祝寿词:
浣溪沙
壽內子
壽酒同斟喜有餘,朱顏卻對白髭鬚。兩人百歲恰乘除。
婚嫁剩添兒女拜,平安頻拆外家書。年年堂上壽星圖。
由此我们可知,宋代六十岁以下的中年人过生日只虚一岁,就是四十九岁那年过五十大寿。因此词里写了“两人百岁恰乘除”,就是夫妻年龄合起来为一百岁,平均就是五十岁。而按阳历,辛弃疾和妻子这一年都是四十九岁。
剩添,在这里是屡屡的意思。就是说,两个人的儿女已经有不止一个成亲了。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