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周颂·维清》的断句与韵读

(2021-05-03 09:43:21)
标签:

维清

分类: 诗经赏析
           古今几乎所有的解读,都把《周颂·维清》这首诗歌视作如下的句子结构:
       維清緝熙,
     文王之典。
     肇禋,
     迄用有成,
     維周之禎。
       宋代的朱熹在解读《维清》这首诗歌的时候,看出这样的句子结构似乎不太符合诗歌的一般常规,但是却又没看出来到底哪儿不符合,于是便在《诗集传》中写道:
        賦也。言所當清明而緝熙者,文王之典也。故自始祀至今有成,實維周之禎祥也。然此詩疑有闕文焉。
       朱熹为什么存疑《维清》这首诗歌有阙文呢?
       这是因为,以朱熹的理解,《维清》这首上古时代的诗歌太奇怪了,音韵不够谐和,句式也不够对称。于是,朱老夫子就疑心这首诗歌是不是缺少了诗句。
       王力先生在著作中,举过朱熹犯下“叶音说”的解读《诗经》诗歌用韵错误的例子。其实不止是朱熹,在《诗经》被奉为经典的长达千年的漫长时间里,历代的很多儒生学者都没能看懂《诗经》的诗歌究竟是如何押韵的。于是,朱熹也是无奈,只好以“叶音说”自圆其说地解读《诗经》的用韵。
       在朱熹看来,《维清》这首诗歌是五句诗句,而偶数句的句尾字和全诗的末句的句尾字是“典、成、祯”。这让习惯了诗歌是由双数的句子组成,而且要在偶数句的句尾才用韵脚字的儒生们大惑不解,这可如何解读怎样押韵的呢?于是,朱熹就疑心这首诗歌缺少了诗句,从音韵上不够顺畅和难以解读。
       其实,朱熹若是懂得上古时代的诗歌音韵,就能理解这首诗歌是并不缺少诗句的。
       我们来看《诗经韵读》中的解读。
 
《周颂·维清》的断句与韵读 

      按照这样的解读,《维清》被分成了两个段落。
      第一个段落三句,第二个段落两句。
      第一段用的是真部的韵部,第二段用的是耕部的韵部。
      在反复阅读《维清》的原文后,我们将诗意与诗韵的解读结合起来,产生了新的断句想法,并且对其用韵做出了自己的判断。
      我们认为,《维清》不是五句诗句的结构,而是六句诗句的结构,没有像朱熹存疑的那样有“阙文”,而是一个基本对称的完整诗篇结构。
      《维清》的全篇分为两个段落,每个段落都是三句诗句。    
        第一段
         清(耕部)
      缉熙
      文王之典(真部)
            【韵读解析】(耕真合韵,首尾相协)
      【诗意解读】
         多么清平!
         多么光明!
         周文王的法典制度。

          第二段
          禋(真部)
        迄用有成(耕部)
        維周之禎(耕部)
        【韵读解读】(耕真合韵)
           【诗意解读】
         自始祭祀,
            至今一直有成,
            实维周之祯祥。
       我们向来坚称,解读《诗经》的诗歌用韵,一定要与诗意的解读结合起来,而不是孤立地就韵解韵。因此,我们的解读是与众不同的。
       我们欢迎质疑与商榷,只要能够促成尽力复原上古诗歌的原貌,能对上古诗歌做出符合原意原韵的解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