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溱洧》的用韵解读

(2021-03-28 10:24:38)
标签:

溱洧

分类: 诗经赏析
      我们一直在解读《诗经》诗歌用韵的文章里坚持自己的观点,就是在通常的情况下,语气词即便位于句尾的位置,也不作为押韵的韵字的。
     且来看一个例子。
     《溱洧》是国风中的一篇写春日寻芳溱洧畔的抒情诗歌。这首诗的诗意解读没有难处,把男女相约河边相会赠以芍药的场景写得相当优美。而这首诗歌韵读的解析,却有一定的分歧。
        溱與洧
        方渙(元部)
        士與女
        方秉(元部)

        女曰觀乎
        士曰既且
        且往觀乎

        洧之外
        洵訏且樂(药部)
        維士與女
        伊其相謔(药部)
        贈之以勺藥(药部)

        溱與洧
        瀏其(耕部)
        士與女
        殷其(耕部)

        女曰觀乎
        士曰既且
        且往觀乎

        洧之外
        洵訏且樂(药部)
        維士與女
        伊其將謔(药部)
        贈之以勺藥(药部)
     上面我们把《溱洧》的全篇按照诗句的断句,每一个长句子都单独划分出来,并且标注句尾的韵字与韵部。
      可以看出,《溱洧》的句式结构与通常的偶数句组成一个长句子有所不同,全篇两个段落后面的几句诗句,是由一个三句和一个五句的奇数句组成的长句子。这对用韵解读,是有一定的影响的。
      《诗经韵读》 中,对其中的三句诗句的谐韵情况是这样分析的:
        女曰觀乎(鱼部)
        士曰既且(鱼部)
        且往觀乎(鱼部)
      这就把这三句诗句每个句尾的字都作为韵字来解读了。
      我们揣测,这样的韵读解释或许是因为倒数第二个字“观、既、观”字无法谐韵的缘故,只好把句尾的字哪怕是语气词,也当成了韵字。
      对此我们有些不同的看法。
      看过我们写的一些《诗经》韵读博文的网友知道,我们在之前的博文中明确提出,上古时代的诗歌押韵不同于中古时代的诗歌押韵。有的上古时代的诗歌,就是用奇数句组成的长句子。而押韵的方式则是,这个长句子的首句与尾句的尾字互相谐韵,即使用了首尾相谐的押韵方式。
      在《溱洧》的韵读解析当中,同样我们依然坚持自己的观点。
      我们结合《溱洧》这三句诗句的诗意,来看应当如何确定谐韵关系。
      青年男女手持兰草,在村外的野地里约会。
      姑娘说:“你去河畔看过了吗?”
      要是这事发生在今天,那些看到美丽姑娘心花怒放的小伙子就是去过多次河滨,也会面不改色地回答说没有去过。
      可是偏偏《溱洧》这篇诗歌里写的小伙子诚实憨厚,实实在在地回答说已经去过了。“既且”的“且”,在这里通的“徂”字,就是“往”的意思,表示小伙子已经去过了河滨。
      姑娘美目盼兮,含情脉脉地问道:“能陪我再去一趟河滨吗?”“且往观乎”中的“且”字,就是“姑且,再次”的词义。
      答案当然是不言自明的了。心里乐开了花的小伙子,陪着心爱的姑娘再一次去了溱洧河滨。
      在宽阔平坦的河畔,许多有情人欢笑戏谑,小伙子们早就准备了芍药,赠送给姑娘们表示爱意。
      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这三句诗句里,只有第二句的尾字“且”字为实词,表示“去、往”的词义,而第一句和第三句句尾的“乎”字,都是表示疑问的语气词,只是虚词,没有实义。
      因此,我们认为这三句诗句里,其实用的韵字是第一句和第三句倒数第二个字的“观”字,就是元部的韵字。而谐韵的方式,则是首尾句相谐的方式。
        女曰(元部)
        士曰既且
        且往(元部)【元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