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周颂·有瞽》的用韵试析

(2020-10-22 08:10:29)
标签:

有瞽

分类: 诗经赏析
                   有瞽有(鱼部)
            在周之(耕部)
            設業設(鱼部)
            崇牙樹(鱼部)
            應田縣(鱼部)
            鼗磬柷(鱼部)
            既備乃(侯部)
            簫管備(鱼部)
            喤喤厥(耕部)
            肅雝和(耕部)
            先祖是(耕部)
            我客戾止,
            永觀厥(耕部)
     《有瞽》是周颂中的一篇记叙宗庙祭祀仪式上音乐演奏活动的诗篇,在上古音乐史的研究中有参考的价值。
      朱熹在《诗集传》中,分析了《有瞽》的诗意结构与用韵情况:
        賦也。序以此為始作樂而合乎祖之詩。
      (前兩句)總序其事也。
      (中六句)以上叶瞽字。
      (末五句)以上叶庭字。
      按照朱熹的分析,《有瞽》的全篇可以分为三个段落。
      第一段为前两句,
        有瞽有瞽,
        在周之庭。
      第二段为中六句,
        設業設虡,
        崇牙樹羽。
        應田縣鼓,
        鼗磬柷圉。
        既備乃奏,
        簫管備舉。
      第三段为末五句,
        喤喤厥聲,
        肅雝和鳴,
        先祖是聽。
        我客戾止,
        永觀厥成。
      从《有瞽》的诗意解读来看,朱熹的这个段落划分的结论大致能够让人接受。
      那么,从韵读的角度看,《有瞽》的押韵又是什么样的情况呢?
      《有瞽》在用韵上,主要用的是鱼部和耕部的韵。但是就全篇来看,应该是以耕部为主。
      这是一种不够完美的抱韵形式,就是主要的韵部出现在首段和末段,中间各段用的是其他的韵部,不过彼此可以谐韵。
      全篇的前两句和末两句,都是用的耕部的韵,这是《有瞽》全篇的主要用韵。
     而在中间的诗句里,分别用了鱼部和耕部的韵。
     以首段末段的主要用韵来看,中间的诗句谐韵,符合抱韵的形式。
     当然,朱熹是按中古诗歌的声韵来看待《有瞽》的押韵,他不清楚“奏”字不是鱼部的韵字,而是侯部的韵字。在上古诗韵中鱼部与侯部是两个韵部的韵字,但是都是阴声韵的韵部,在谐音上有相近之处。
     因此我们认为,《有瞽》在用韵的形式上,基本符合准抱韵的形式。就是首段和末段用的是同一韵部的韵(耕部),中间各段诗句所用的韵,包括鱼部和耕部,能够彼此相谐。只是要理解,首段诗句是在第二句起韵,而非第一句起韵。然而,首段诗句所用的韵部耕部,仍然是全篇的主要韵部。
     按照我们的分析,《有瞽》全篇的诗句若以声韵划分段落,形式则为:
        有瞽有(鱼部)
        在周之(耕部)

        設業設(鱼部)
        崇牙樹(鱼部)
        應田縣(鱼部)
        鼗磬柷(鱼部)
        既備乃(侯部)
        簫管備(鱼部)

        喤喤厥(耕部)
        肅雝和(耕部)
        先祖是(耕部)

        我客戾止,
        永觀厥(耕部)
      这样,我们的划分段落,就与朱熹对《有瞽》的分析有所不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