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编制诗词作品的字词索引功莫大焉

(2020-06-20 08:49:22)
标签:

诗词索引

分类: 文艺评论
        从古到今,有许许多多的人在阅读、欣赏和研究古代的诗词作品。例如,《诗经》从开始只是一部诗歌总集被抬升进了经典的圣殿, 成为学人必读的经籍。于是,上千年来历代学者对《诗经》作品的训诂释读从未间断,有着为数众多的研究著作与文章。后来的《楚辞》,再到唐诗宋词,也是千年以来被众多学者研读解释的诗歌作品。作为传统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代诗词作品被公认为罕有的文化瑰宝与珍贵的文化遗产,将会一代一代传承下去,成为我们民族文化的基石之一。
     研读古代诗词作品,经常会遇到一个问题,就是查找某句诗句的出处。例如,“琼姿只合在瑶台,谁向江南处处栽”,想要查一下这两句诗是哪个朝代的哪位诗人写的,是这位诗人写的哪首诗篇里的诗句,就有一个查找的方式问题。在几十年前,电脑技术与汉字处理技术都还没有达到今天的高度发达程度,想要查找古代诗词作品里的诗句,就要靠人工检索的方式,由人到古代的诗词作品集里手工翻阅,直到查到结果为止。于是,问询熟记古代诗词作品的文史馆的老先生,就是查找古代诗词诗句的最好方式。因为文史馆的老先生饱读诗书,记得许多古代诗词的名篇名句,向他们问询就是最有效的查找方式。有的回忆文章记述了几十年前的往事,其中就包括为了查找古代诗词中的诗句,一些著名学府的学者专门有所组织,负责紧急查找古代诗词作品中的某篇诗词,或者诗词中的某句诗句。但是,这种手工查找的方式,对准确快捷的查找来说很不适合。想要在很短的时间内查遍所有的古代诗词作品集,用人工方式是很难做到的,不免有所遗漏,或者费时过多。
     如今的信息处理技术高速发展,电脑检索文献有了足够的技术条件,完全有能力在极短的时间内,检索出古代诗词作品中的某篇诗词,或者某句诗句。实现这个条件的前提是,要把为数众多的古代诗词作品输入检索系统,成为文献的检索源。然后,只要在检索时输入特定的文字,就会把已经输入检索系统的所有诗词作品查找一遍,得到符合需要的检索结果。
     其实,不仅是古代诗词作品,包括当代的著名诗人的作品,只要输入检索系统,查询也是一样的准确快捷。
     在历史上,一些学者凭着艰苦的努力,完全依赖手工方式将古代诗词作品里的诗句字词编撰成为可以利用的索引。例如,从明代末期起,研究《诗经》作品是如何用韵的学者,就将《诗经》所有作品里能够作为押韵的韵字按照所在的篇目与诗句的位置列成表格,然后逐一将这些韵字加以比对归纳。根据这种虽然费力费事但是非常实用的方式,学者们找出了《诗经》用韵的基本规律。就是用这种相当艰苦的办法,学者们发现并且编制了《诗经》用韵的诗韵分部,从而在历史上首次突破了《诗经》用韵研究的关隘,开辟了深入研究的路径。揣测当时的学者大抵是将《诗经》作品逐字列表,然后把作品里作为押韵的韵字与其他作品里可能是同样或者近似声韵的韵字集中起来,由此判定在上古时代这是诗歌韵律中同一韵部的韵字。最后将所有的韵字列成表格,然后再按上古语音的研究结果,细分为不同的韵部,最后组成了完整的上古诗歌声韵体系。尽管后来的学者在某些韵部的设立或者韵字的韵部归属上有不同的观点,但是最初将《诗经》的韵字组合编撰成为上古诗歌声韵体系的学者,起到了筚路蓝缕的开创作用,为后来的继续深入研究攻破了关隘。由此,使得历代学者望之生畏的《诗经》韵律研究,有了新的生机,实现了关键性的突破。而当初将《诗经》作品里的韵字逐字列表加以比对集中的学者,却是靠着最为原始的手工劳动的方式,将这些韵字一个一个写下来,列成表格,然后再加以分析比对的。他们在探索《诗经》的作品都用了哪些韵字,这些韵字又是如何归纳为一定的音韵体系例如韵部划分时,付出了相当艰辛的努力。而这些艰苦的手工劳动对传承古代文化,却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就是到了上世纪六十年代,很多研究者还是靠做卡片的方式编制古代诗词作品的索引,其中的艰辛可想而知。
     让中华民族的宝贵传统文化一代一代薪火相传,是历代国人的职责所在。今天我们对古代诗词作品能有深入的研究,很大程度上是继承得益于历代学者的研究成果。但是,我们不能再像他们那样,完全依赖手工方式编制古代文献的字词篇目索引了。在现代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使用电脑编制古代诗词作品的字词索引完全可以做到,只要有机构负责和有专人从事这项利在当代福泽后世的文化善事。
     中国诗词大会有一个比赛的方式,就是选手要进行飞花令的比拼,看谁记得的含有特定汉字例如“风花雪月”的古今诗词作品里的诗句最多。为此选手在强化训练时,就要将大量的含有不同汉字的诗句集中记忆,说起某个诗词中的汉字,就能背诵出为数众多的含有这个汉字的诗句。这样的参加诗词大会比赛所用的参考资料,实际上就是古今诗词作品的字词索引。如果用电脑来编制这样的索引,已经不是很难的技术条件了。
     有了古今诗词作品的字词索引,不仅可以迅捷查找到相关的诗篇篇目与诗句,而且对研究者来说,可以将相关诗词作品中同样的汉字集中比对,从而有助于研读的深入。
     举一个例子,《诗经·小雅·谷风》的主题究竟是被弃的怨妇的哀吟,还是友谊断绝后朋友的感喟,向来是有争议的。一些研究者认为是写的被遗弃的女子的哀叹,理由是诗里写道“将恐将惧,置予于怀。将安将乐,弃予如遗”。这些研究者按照自己的理解,习惯地把“怀”字当成了“怀抱”。于是,这句诗就被解释成了“在你不得志不顺利的逆境中,你把我搂在怀里。而当你得志发达之后,却把我给遗弃了”。如此来看,这不就是写的女子被忘恩负义的情人遗弃的题材吗?但是且慢,如果仔细读读《诗经》中其他作品里是怎样用的“怀”字,就知道“怀”字在《诗经》中经常不作为“怀抱”的词义来用的,而是作为“思念、牵挂、惦记”的词义。例如,《周南·卷耳》中的“陟彼崔嵬,我马虺隤。我姑酌彼金罍,维以不永怀”。再如,《小雅·常棣》中的“死丧之威,兄弟孔怀”。这两句诗句里也用了“怀”字,但是却都不表述“怀抱”的词义,而是表述的“思念、惦记、牵挂”的词义。由此可见,不能望文生义地解读《诗经》的诗句,而应把《诗经》中的用字集中起来统一比对考量,然后确定在某句诗句中的具体词义。假如认定《谷风》的主题就是写的被遗弃的女子的研究者,能够仔细读读其他带有“怀”字的《诗经》诗句,他们还会坚持原来的看法吗?
     文化建设是一项浩大的工程,需要历代的坚持和持续的投入。与其花很多钱去修建一些不伦不类的仿古建筑,不如拿出其中的一小部分资金,就能将古今文献编制出有用的检索系统。这样的检索系统,无论对当代还是后世的研究者,都是功莫大焉的实用研究工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