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上中学的时候赶上了史无前例的特殊时期,语文课是不讲古典诗词的。但是,当时的特殊背景,却让学生们熟背了多首用旧韵写出的当代格律诗词。于是,很多中学生都知道,著名诗句“更无豪杰怕熊罴”中的“罴”字要念pi(读若皮),而不能读若“能”。还有,著名词句“百年魔怪舞翩跹”中的“跹”字,读若先(xian),而不读若千(qian)。
“翩跹”的“跹”字,在古代就读若先。
清代的《康熙字典》对“跹”字的释义为:
【廣韻】【集韻】【正韻】蘇前切,音先。亦作蹮。詳蹮字註。
蹮字的释义为:
【唐韻】【集韻】【正韻】蘇前切【韻會】蕭前切,音先。躚或作蹮。【說文】蹁蹮,旋行貌。【玉篇】蹁蹮,蹣跚也。又【廣韻】【集韻】相然切,音僊。義同。
在旧韵的诗韵中,“翩”与“跹”这两个字,都归入下平一先的韵目。
“翩跹”一词,在两位当代大诗人所写的《浣溪沙》这首词里的用法,有着词义上的完全不同。
柳亚子先生所作的词里,用“翩跹”一词来形容来自新疆的舞者舞姿轻盈优美,展现了新中国成立后民族团结欢乐无比的盛世景象。
而在和柳亚子先生的词作里,步其原韵所用的“翩跹”一词,则是形容长达百年的旧世界黑暗势力猖獗、人民受苦受难的悲惨景象。全词的上阙与下阙,对比强烈地展示了新旧中国的命运与景象。上阙写的是旧中国的苦难与悲惨景象,下阙写的是建立新中国后翻身解放的中国人民从此走向了新时代,各族人民团结一心欢欣鼓舞的崭新景象。
由此可知,诗词中用“翩跹”这一个词本身并不具备褒义或者贬义,而是要根据具体的语境,对这个词语做出理解和阐释。如上所述的,两位精通格律的当代著名词人都在《浣溪沙》一词中用了“翩跹”这一个词。但是一个是用的褒义,形容欢庆的舞蹈舞姿优美轻盈;而另一个是用的贬义,形容在难明的长夜里黑暗势力猖獗,人民受尽苦难。这就让人们得到启示,同一个词在诗词的句中表达什么意思,必须要看具体的语境,以此理解诗人的用词之意。
看了近日播出的《中国诗词大会》第五季的节目。其中第五场的一道题,涉及到了“百年魔怪舞翩跹”这句著名的词句。
如果不是因为说话带有原籍方音的缘故,在诵读“百年魔怪舞翩跹”这句著名的词句的时候,无论是中国诗词大会的参赛选手还是点评嘉宾,都应当注意“百年魔怪舞翩跹”中的“跹”字,声母是x,而不是q。也就是说,不能一次再一次地错念成“翩千(qian)”的。
(为了验证本文观点与引用事例的对错,读者请回看中国诗词大会第五季第五场比赛节目视频的相关片段。)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