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格律诗词中“否”字的三种读音

(2019-01-01 11:35:53)
分类: 文艺评论
          在使用旧韵的格律诗词作品中,“否”字是一个较常用到的汉字。
    在词林正韵中,把“否”字归在了两个韵部。
    第一个韵部,是第三部中的上声四纸韵目。这种用法“否”字念上声的pi,表示臧否或者否泰的意思,就像成语“否极泰来”和《前出师表》中的“陟罚臧否”中的“否”字都要念成pi的。
    第二个韵部,是第十二部中的上声二十五有韵目。这种用法“否”字念上声的fou。表示是否的意思。
    在诗词作品中,“否”字作为“是否”的意思的用法是最为常见的,因此人们习惯地认为这个字就念fou。
    例如: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这两句古今词作名句中,“否”字都要念为上声的fou,表示一种无须回答的设问。
    知道吗?海棠花在昨夜雨疏风骤之后,应该是绿肥红瘦,而不会盛开依旧。
    还记得吗?在宽阔的湘江里击水中流,当时江上风高浪急,船只激起浪花疾速前行。
    但是,在诗词当中“否”字还有特殊的第三种读音,而且使用这种读音的作品还是人们耳熟能详的名作,只不过大部分人都读错了其中“否”字的读音。这篇名作就是辛稼轩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除了学习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人,随便问谁“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中的“否”字怎么读,十有八九会念成fou。而唯独学过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教材的专业学生,知道这里要念成上声的fu。
    为什么呢?王力先生主编的教材解释道:否,读如府。处,去,住,虎,顾,路,鼓,否,押韵(御遇麌通韵,上去通押)。
    原来,在宋代填词有些词韵是可以上声和去声通押的,诸如御、遇和麌的韵目就允许通押。因此,辛弃疾在词中是把“否”字当做fu的读法,与其他韵脚字通押的。如果在这里念成fou,反而不协韵了。
    可以比较一下李易安的《如梦令》,用的韵字是骤,酒,旧,否,瘦,都是相协和的读音。而辛幼安是李易安的济南同乡,断不会就把《永遇乐》中的“否”字当成fou的读法,而与其他的韵脚字如上阙尾句的韵脚字“虎”不协韵的。
    从“否”字在诗词中的三种读音可以看出,如何确定格律诗词中韵脚字的读法,不但要看其字义,还要看全篇作品的用韵情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