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是从古至今人们都一直向往的。
古代的交通工具落后,人们出行的速度很慢。而且当时的道路也是乡间的泥土路,逢上天气不好路况会很差,所以古人出行,其实一天走不了多少里路的。因此,古人一旦出行要到较远的地方,就成了很大的事情。看看古代诗词里对游人远行的描写,例如好友远行时的折柳寄情或者长亭相送,例如乘舟将发而执手相看泪眼的情侣分别,于是就有了很多脍炙人口的名篇名句。读读古代的游记,去名山大川探幽旅游都是很不容易的,有时要多日徒步跋涉,攀登峻峭的山峰,才能见到壮美的风光和罕见的景物。于是,便有了专门设计用来登山的谢公屐和竹杖芒鞋轻胜马的出行装束。
到了今天,旅游的便利随着时代的发展已经相当的发达。出行可以坐飞机乘高铁上游轮,千里万里的行程都不是事儿。一些险峻的风景区还装设了索道,能够让游人较短时间内就并不费力地登高望远,一览名山险峰的风光。游客换上一双旅游鞋,带上一支手杖,就足以去高山大川的景区游览了,饿了有风景区的饭店,累了有安排游客住宿的旅馆,只要游客有钱还要有闲。
但是在目前的社会中,大多数的人还不能达到有充裕的金钱或者可以较长时间放下工作去休假旅游的空闲,于是只好利用短暂的假期突击出门旅游。于是,到了节假日,出行的交通工具票源紧张,各个风景区人群攒动。很多人费了不少金钱和时间假日出游,却是苦于路途的拥堵和风景区的游人如织,看了很多人头晃动摩肩擦踵,却来不及细细品赏美丽的风光景物。而一些处于交通不便地势险峻地段的风景区,需要的旅游时间较长,对游客的体力也有一定的要求,很多人就难以前往尽兴游览了。于是,很多拍摄旅游风光的影视制品,也成了人们喜欢观看的视频资料,可以从电影或者电视片里看到很多风光景物,而且还有解说词介绍风土人情和历史资料。就是网上,也能看到游客上传的自拍旅游见闻视频,让网民随着拍摄者一起去见到美丽的风光景物。例如,中央电视台播放的《走遍中国》、《远方的家》和《江河万里行》等节目,就有很多各地自然风光和风土人情的介绍,坚持看下来,能让观众随着镜头看到许许多多的风光景色,也了解到很多历史地理与民俗知识。
如今,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虚拟现实技术的推出和使用让旅游观光出现了新的特点,就是可以足不出户,坐在家里就能随着携带有相关技术拍摄设备的旅游者一起游览名山大川和风景名胜。虚拟现实技术与电影电视制品的区别,在于有了立体的感觉,可以环绕四周,直观地清晰地看到景物的全景和细节。这样就让观看者有了身历其境的感受,使得很多难得一去的风景区,也能通过虚拟现实技术看到美丽的风光景色,而且还可以反复观看细细浏览,不像去实地旅游,只能匆匆看上很短的时间就过去了。
例如,再过几年我们就要发射火星探测器了,而现在还不能做到火星旅游。但是如果火星探测器携带的摄像机传回虚拟现实技术的视频,地球上的人们就可以清晰地看到火星表面的景色,而且是多个视角的立体图像,让人真的就像登上了火星看到的一样。
一般的人很难有机会长时间旅游,并且去过许许多多的风景区的。如果通过运用虚拟现实技术拍摄的影视片,则可以部分弥补这些缺憾。不仅如此,像按照《红楼梦》书中所写的仿制书中的大观园景物,再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加以重现,观看者就能重回红楼镜像,按照书上的描写游览那些著名的园区,观看那些著名的亭台楼阁池塘假山。那种立体直观的观感,自然是仅仅读文字所不及的。
其实,虚拟现实技术的运用早已被人们用于建设网络空间的灵境乐园。几年前就有了虚拟的仿照人类社会建设的网络空间社区第二人生,其中包括有现实生活中同样的机构和建筑,也有一些虚拟的网络人物角色在社区中生活,甚至还发生过一例有个虚拟角色在虚拟社区里被谋杀的案件,引起现实世界中人们的关注和忧虑。
人类的精神世界是无穷丰富的,而技术的发展能够让人的心灵有无限的扩展空间展示。虚拟现实技术只是这些新技术中的一部分,目前已经开始显现出其越来越大的影响。尽管运用虚拟现实技术拍摄的旅游风光视频并不能代替去风景区实地的旅游观光,但是对很多没有条件去很多风景区旅游的人们来说,已经是眼福不浅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