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借硯村廬
借硯村廬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88,397
  • 关注人气:59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永生的梦想与冰冻的遗体

(2009-02-24 17:05:00)
标签:

遗体保存

冰冻

基因复制

分类: 科技

      几千年前,就有人为了人的寿命太短了而感到惊恐不安。

    于是,想要万寿无疆的君王就想出了派人到处寻找长生不老药的妙招,也就有了徐福东渡的故事。而就算君王驾崩了,也有制作木乃伊和在墓地里放置大量的水银以保持遗体不致腐烂的措施。

    在保存人的遗体的方法上,多年前的作家就曾从西伯利亚冰封雪冻似乎亘古不变的雪原上发现了猛犸象保存完好的尸骸上得到的灵感,写过用冰冻方式保存遗体的科幻小说。后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类似的小说越写越多,到了《侏罗纪公园》系列大片公演后,地球人都知道靠DNA复制的方法或许能复原亿万斯年之前的恐龙。而《X档案》等作品,更是直接写了在北极冰层下保存人的身体以便以后复活的故事。

    不只是在文艺作品中,就是在真实的生活里,其实也有一些先驱者,在用自己的遗体进行冰冻保存的实验。今天的新闻里,又有这样的一个事例报道。

    据英国《每日邮报》近日报道,美国娱乐界赚钱很多的名人西蒙·考威尔希望投入12万英镑,在自己去世后将遗体冷冻起来。这位流行乐歌手宣布,他计划死后将遗体放在一个深冻冰箱中。他说:“医学科学必定会找到一种让我们在下个世纪重获生命的方法。科学家实现这个目标时,我想亲身体验一下。我会为国家尝试这个无法用钱衡量的实验。”而据统计,目前世界各地已有数百人被冷冻在深冻冰箱中。与此同时,还有1000人签署了死后冷冻遗体的协议,包括数十名英国人。多数人通过每月20到100英镑的保险费给他们的计划提供资金,总成本可能在2万到12万英镑之间。这笔钱用于让“死亡支持”装置持续数十年,直到科学家提出使人重生的方法。尽管这听起来既荒唐又可怕,有些公司却依然为那些只选择冷冻头部而不是全身的人提供打折服务。

  如果考威尔致力追求他的永生,死后如何冷冻才能得到重生的最大机会呢?凡是签署协议的人,都戴着一个手环,上面有联系一个“移动救援”冷冻专家组的电话号码。一旦出现突然死亡的情况,他们就会戴上一个冷冻装置和一个心肺机器抵达现场,然后把防腐的化学物质注入死者体内。遗体被迅速冷冻,送入储藏室。

  数个世纪以来,人们一直梦想着冷冻遗体,在以后重获新生。美国著名的政治家本杰明·富兰克林早在1773年就首次提出了这个想法。但是,现代人体冷冻学从本世纪60年代才刚刚开始。科学家们提议,在人接近死亡时用零下196摄氏度的液氮冷冻身体,在医学科学发展到可以使他们苏醒过来前,能够让他们的身体保存完好。

  如今,科学家创建了几个致力于这个设想的“研究单位”。规模最大的研究所包括1972年就开始冷冻首位“患者”、由心理学教授詹姆士·贝德福德主持的密歇根人体冷冻研究所,以及亚利桑那阿尔科冷冻中心和美国人体冷冻协会等。它们都是非营利性慈善机构,至今已有数百名的“客户”。许多人和宠物被放在遍布美国各地的各种深度冻结机构中。另外,俄罗斯和澳大利亚也有一些小规模的人体冷冻设施。  

  冷冻面对的严重问题是人体解冻时会支离破碎。让冷冻的遗体重获新生面临巨大的技术挑战。用液氮冷冻生物组织可能造成许多伤害,重要原因是水凝固时会扩张。身体和细胞的80%是水。如果水变成冰晶,就很可能刺穿和粉碎细胞壁。冷冻学家们说,现代技术使用在人体组织内不会形成固态晶体的化学物质,把伤害降到最小程度。即使科学家能设法保护组织免遭细胞伤害,解冻人体时怎样才能人复活呢?如果科学家深度冻结一只老鼠,解冻后也只能得到老鼠肉体,而不是一只活生生的老鼠。使冷冻的遗体变成一个生命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要有实现这个目标的医学科学,二是要迅速治疗任何使患者致死的疾病或伤害。

  冷冻学家们说出鲜为人知的有关死亡和精神的真相,这至少让许多人看到有朝一日出现“死而复生”技术的希望。首先,数个世纪的哲学辩论后,几乎所有科学家都会同意,精神纯粹是身体的一部分,而自我意识、记忆力和思维机制一定能成为发生在脑中的生物过程。明智的人都不相信灵魂在人将近死亡时离开人体的说法(传统的二元论者却坚持这样的观点)。原则上这意味着如果你能保存脑,就能保存你的精神、个性和死者的记忆力,至少理论上是这样。

  人体冷冻法的拥护者们说,它保护的不是肉体而是信息。因为人的精华——记忆力和思想都储存在脑中,所以应该尽可能地保存脑,从而使死者重生,这就和从一台停止运作的电脑中重获信息是一样的道理。

  对此,美国未来学家雷·库兹韦尔等技术专家则认为,遗传学、计算机运作和纳米技术的完美结合意味着人类可以重获新生。库兹韦尔本月被指定为得到美国宇航局和谷歌公司资助的未来学学校负责人。他指出:“因为一个人的精华是脑中的电化学信息和线路,所以我们应该可以对它们进行读取或扫描,并且能转移或下载到另一个更健康的空白脑中,这个脑可以是生物的,也可以是电子的。”这是许多人体冷冻组织只提供“神经保存”——头部冷冻服务的原因。

  将来他们如何复活冷冻的人体或头部呢?只有等到技术达到使人摆脱冷冻保存的阶段,才能实现这个目标。库兹韦尔和其他人相信一到2040年就能梦想成真。到时候,脑被解冻时,科学家用大量像细菌一样的毫微级计算机探测它的细胞和神经键,然后把信息输送到一台电脑中。接下来,最初的脑和身体被修补和进行“重新编程”,或用人造脑接收被扫描的精神。最后,此人重新开始崭新的生活。这听起来像是科幻小说,但有一天或许会成为事实。到那个时候,在参与实验的人中可能就有今天还活着的歌手考威尔。

    读了这个匪夷所思但是不是天方夜谭的消息,让人觉得现代科技的发展真的令人难以置信,以往只在科幻小说中才有的情节,或许将来就能美梦成真。

    对永生的不懈渴望与追求,或许随着人类科技的迅猛发展,将会在将来取得重大的突破,使得“人生不过百年”的感慨再也不必发出,而普遍提高人的寿命,几百岁的老人都有可能的。

    而对解冻前人遗体和用DNA复制方法复原历史上存活过的生物包括人类,则要极端慎重,这实际上涉及伦理学社会学的很多重大原则问题。如果大量复活前代的人,可能让生物学家欣喜若狂,而随之产生的问题,可能就会始料未及了。

    试想一下,2140年的一天早上,当您清早起来锻炼到附近的公园遛弯儿的时候,看见昨个儿刚复活的秦始皇和武则天在那儿跳交际舞,那会是什么感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