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是人们熟知的古诗,千百年来为人广泛吟咏,借此表达望见皎洁的明月思念远方的故乡的情感。
但是,这两句古诗写的是人们在地球上眺望遥远的月亮发出的感慨,而如果是人们到了月亮上,逢年过节的时候眺望遥远的地球的时候,又该发出什么样的感慨呢?
据媒体报道,在昨天举行的有26个国家与地区的450多名代表参加的世界月球大会上,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有关人士介绍了我国深空探测的现状及未来展望。据悉,虽然我国目前还没有明确计划,但相关单位和科技人员正在进行论证开展载人登月和建立月球基地的研究与探索。
在这次会议上,中国航天专家介绍说,我国的探月工程又称作“嫦娥工程”,规划为三期,简称为“绕、落、回”,计划在2020年前依次完成绕月探测、落月探测和无人采样返回。探月一期工程已圆满完成。我国探月工程二期将实现月面勘测、软着陆和自动巡视勘测,包括“嫦娥二号”、“嫦娥三号”、“嫦娥四号”任务。 “嫦娥二号”卫星是探月工程二期的先导星,主要进行环月观测,轨道高度100公里,安装了高分辨率立体相机,将为二期工程软着陆任务开展部分技术试验。目前,“嫦娥二号”任务已基本完成火箭和卫星产品研制,正在进行相关试验测试工作,将于2010年底前发射。“嫦娥三号”和“嫦娥四号”任务要实现软着陆和自动巡视机器人勘测。目前正在论证的探月三期工程,其核心是完成无人月球表面采样返回,具体而言就是着陆到月面后进行撞取和采取两种方式的采样,然后通过上升、月地转移和高速载人返回等一系列过程,将月球样品返回地球进行详细的实验分析。探月三期工程在科学上将深化对月壤、月球形成演化的认识,技术上将突破月面采样与风动技术、月面起飞上升技术和地球大气缓和技术等探测器系统关键技术,以及具有更大运载能力、全新无毒液体燃料运载火箭技术。
令人关注的是,对我国未来深空探测的发展设想,我国航天专家表示,在月球探测领域,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在完成探月工程既定目标的基础上,将实施开展无人月球普查和详查任务,逐步建立无人值守的月球基地,在条件具备后实施载人登月,直至建立有人驻留的月球基地。虽然目前中国还没有明确的载人登月计划,但相关单位和科技人员正在进行论证,积极开展载人登月和建立月球基地的研究与探索。
此外,航天专家还表示,我国将从月球环绕探测起步,进而发展月球“软着陆”与巡视探测,再发展月球无人采样返回和近地行星“软着陆”随时探测,最后发展火星无人取样返回和躯体巨行星及其卫星的探测,逐步形成对太阳系内各类天体多种形式的探测能力,最终可根据科学家提出的探测需求,开展任意形式的深空探测活动。
从这个报道中,人们读到了我国航天事业发展迅猛的雄心壮志和深谋远虑。
就拿登月来说,最早在1969年就已经实现人类登月的美国近年来基本停止了登月活动,而以往在航天技术上望尘莫及的我国,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和探索,却制定了如此辉煌的登月计划,真的让人感到了莫大的振奋。
人类不会永远停留在狭小的地球上,总是要向无垠的宇宙发起一次次的探索远行,而相对距离最近的月球就是实现星际航行理想的起步阶段的空间基地。而且,月球上有丰富的新能源材料,可能成为地球矿石燃料耗尽后的理想替代品。开发与利用月球,无疑具有非常重大的科学与经济价值。在这个问题上,我国航天计划的制定者具有远见卓识,所提出的登月计划完全可行。
在未来的较长时间内,我国将在登月和火星探索方面不断迈出新的步伐,也将不断传来新的捷报。
前几天媒体报道了我国首位火星探测志愿者接受相应培训的消息。现在,也该考虑将来谁在月球有人值守基地值班的问题了。
不管多久,我们的人造广寒宫总是会建起的。从月亮上眺望地球的航天员和科学家,会不会手持桂花酒,吟诵出“地球几时回,把酒问青天”的诗句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