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军法处大院门前的水井——沙岭庄的回忆之1

(2012-08-02 14:51:58)
标签:

青岛

沙岭庄

海军通信学校

军法处

水井

分类: 往事与回忆
    军法处大院门前的水井——沙岭庄的回忆之1

      军法处大院,是青岛沙岭庄海校大院外的一个军官宿舍区,住着几十户海校的军官家庭。

    至于为什么叫军法处,据说是当初海军青岛基地军法处所在地,而那些窗户很小的房间有的是用来关押出了事的人员的。

    我家五十年代中期搬到沙岭庄军法处大院后,住在离大院门口不远的那排房子里。这个大院全是平房,不像东楼西楼那样有楼房。大院里有公共水房和厕所,大家都到那里取水和如厕。

    五十年代的军队宿舍,其实是很简陋的,不过就是普通的砖瓦平房。而当时的军官家庭,也没有什么值钱的财产,例如高档的家具和电器,不过就是几件普通的木制家具和旧箱子,能解决全家的孩子上学和吃饭穿衣问题,就已经很满足了。那时好在军队干部的薪金相对大大高于地方干部,军官的家庭生活水平还是高于社会平均水平的。

    我们家有一位从南京海军联合学校时期就在家里帮着带孩子的老阿姨,后来一起到了青岛。我们在军法处住的时候,那位老阿姨就在家里帮忙干活。母亲因为在市南区的中心商业区工作,中午不能回来,每天都要坐城区火车或者转几遍汽车到市里上班,家里的生活安排就交给阿姨管理。

    军法处大院的门外,是大片的麦田,晚上孩子们玩藏猫猫游戏,也不敢到大院的外面,害怕遇上特务坏人。

    在军法处大院的门口和邻近马路的地方,有两口水井。大门口外面那口井,上面有提水的辘轳,用摇把和井绳放下水桶到井中提水,用来饮牲口或者浇灌麦田。而临近马路的那口井,则是已经基本干涸的。

    就是这两口井,分别都让我们受了一场很大的惊吓。

    院里一位姓黄的女孩子,在马路边走路玩耍的时候,由于不慎掉进了那口基本干枯的井,孩子们赶紧惊呼着跑回军法处大院向大人们报警。当时我家的老保姆正在院里,听到报警赶紧跑到井旁,立即跳了下去,把那个掉入井中的女孩子抱了起来,再被闻讯而来的人们拖出井外。那个女孩子的母亲是位教师,为此曾到家中多次,向救人的老阿姨表示深深的谢意。朴实的老阿姨则认为这是应当做的,总不能看着孩子掉入井中不去救援。

    而大门口旁的那口水井出的事儿,则是更惊险了。

    有一天,我大哥在井旁玩。看到打水的辘轳很好玩,就揪着井绳打提溜儿,没想到辘轳一动,他抓着井绳就掉进了井中。旁边的孩子吓坏了,大声哭喊着跑到院里报警,后来也是我家的老保姆抓着井绳下到井里,才把他拖了出来。后来,父母就严令禁止我们孩子再到那口井的井台上去玩耍了。

    半个世纪过去了,军法处大院外面的那两口水井早已被填平了,但是那两口井出的事儿,却还保留在我们的记忆之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