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慎独的境界

(2011-01-19 23:32:58)
标签:

杂谈

慎独的境界 
  阮直 
 
 “慎独”是儒家创造出来的具有国粹特色的自我修身方法。最先见于《礼记·大学》,第一次出现慎独一词是“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译成现代汉语就是:所谓使自己的意念诚实,就是不要自己欺骗自己。就如同厌恶污秽的气味那样,就如同喜爱美丽的女子那样,这就叫做让自己对自己满意。所以君子一定会、一定能够独自面对自己的内心。
    慎独是一种情操;慎独是一种修养;慎独是一种自律;慎独是一种坦荡。所谓“慎独”,是指人们在独自活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凭着高度自觉,按照一定的道德规范行动,而不做任何有违道德信念、做人原则之事。
   我有时也反省一下自己,我能不能在“独处”的时候,也做得到“慎独”呢?不能,没人看见的时候我随地吐痰过,没人看管的瓜园我偷过瓜,没人注目的时候我丢过垃圾,没有监考的课堂我打过小抄……我不敢往下想了,多亏银行总是有人把守,要是让我单独面对无数的钱,我也会拿起来停不下手,最后会被钱压死。但要是让我单独面对一个美女,我不会胡来,因为我怕她告我“性骚扰”,那可就是逮不着狐狸反惹一身骚了。如果她稍一“勾引我”,我绝对禁不住诱惑,不用坐怀就会乱的。
  由此,可以断定,我是个做不到慎独的人。做不到慎独,就是一个缺德、修养极差的人吗?当然不是。我们单位卫生间的水龙头没关,我发现后总是拧紧,楼道里的灯没熄,我从不视而不见,没有警察把守的路口,我也不闯红灯,老婆的手机忘在家里,我从不偷看(自从有了手机后她也就没了艳遇的魅力)。
  但我不是一个慎独自觉的人。曾在报上读过一篇文章,一位英国老人在中国旅游,她因找不到回收废电池的地方,竟然把它带回了英国,交给专门回收废电池的部门。这样的事儿我能做到吗?不能,我只能做到扔进垃圾桶,在没人的时候也不往农田、河里扔就算了。
  像英国老太太那样的慎独我是做不到的,但伤天害理、损人利己、贪赃枉法的事我任何时候都不会做,无论是独处一隅,还是“群居共处”,因为那样做了我会厌恶我自己,灵魂肮脏就像身上沾上了臭狗屎,让我会坐立不安。
  人活着可以有小坏,但不可以有大坏,可以接受无德,但不能生活在无德之中。我喜欢慎独,不是非要把自己修持成神仙,慎独的成果不是打造“公众的形象”,而是我灵魂干净了才舒服,保持心意上的愉快状态就容不得卑鄙,当一个人觉得灵魂也需要沐浴的时候,他也就找到了慎独的境界。
  东汉名臣杨震,有人曾以十斤金子向他行贿,说“暮夜无知者”,杨震讽刺地回答:“天知,神知,子知,我知,何谓无知?”结果行贿者灰溜溜地离去。“慎独”是杨震灵魂干净的需要。“慎独”是很高的道德境界,是衡量一个人道德觉悟和思想品质的试金石,只有经过个人的艰苦努力和修持磨炼才能逐步做到“慎独”。慎独的过程也许痛苦,但自觉地进入了慎独的境界一定很美。
  真正的慎独是生命的自觉,它自觉成了神圣,自觉成了主观的愿意才行。如果还停留在“不得不如此”的道德自律层面,还不算真正的慎独。
   慎独,是柳下惠的坐怀不乱,是宋子罕的以不贪为宝,是许衡的不食无主梨。“慎独”应该是一种内在的要求,人们只有把道德变成自己内心的一种要求,才能够真正实践“慎独”。毕达哥拉斯说过:“无论是在别人跟前或者自己单独的时候,都不要做一点卑劣的事情———最要紧的是自尊。”是的,无论何时,都不要展现自己的丑陋,要随时随地要求自己做一个高尚的人,做一个值得别人和自己尊敬的人。

2011年01月18日 《文汇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